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简历】

赵东军,1951年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天津美院,师从孙其峰等先生。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并评为98全国百杰书画家,其牡丹作品被一带一路组委员评为国礼作品由吉尔吉斯坦共和国总理府收藏,被中国收藏鉴赏家协会、中国画廊经营家协会、《翰墨中国》等多家机构列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花鸟画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洛阳书画院副院长、洛阳市美协花鸟画艺委会顾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河南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赵东军先生花鸟画,有两点印象至为深刻:

一是其“无法而法”的表现力。“无法而法”的基本精神即无法与有法、无限与有限的统一。石涛50岁在北游其间客居且憨斋,为主人慎阉先生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画尾曾跋: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诣也。这里的“不立一法”可以理解为“无法”,不舍一法“可以理解为无法而法的”而法。“无法而法”是石涛对绘画法则的根本看法。赵东军先生有着非常厚实的绘画基本功,他着意追求写意花鸟的独特艺术内涵,讲究笔墨用线的抒情性和韵律感,以气入笔,由笔带墨,笔精墨妙,气韵悠扬,既有现代绘画语言的吸收,又有传统笔墨的跃动。正如霍春阳先生所说“他的作品有气度,能放得开收的住。在章法构图上,画面丰富饱满,有外拓张力,小中见大,有画外之景,弦外之音。”“在东军的作品里时时返照出学古不泥古、创新不悖理的内涵,既有传统,又有新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其“笔笔生发”的感染力。孙其峰先生称东军画“写技生辣有力,点花婀娜多姿,苍中有润,此写生家难能之事。”笔笔生发是画家的情感由笔端渗透进画面重要手段。元末著名画家倪瓒的名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耳”,此言充分说明作画要强调作者的感情。中国画强调抒情,强调作者的“心源”,不拘泥于形似,不拘泥于描摩,因此,“笔笔生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的内蕴是花鸟画艺术的生命。现在有些画家的画之所以缺少感染力,关键还在于他对描绘的对象缺乏感情,对生活和自然缺少潜心的观察和思考。而有许多花鸟画,用笔过于草率浮躁,情感过于外露,一揽无余,一泄而尽,这也是花鸟画创作的大忌。赵东军作画看似任笔而出,细品便觉苦心经营和随机整合。他戏称自己作画似“懒婆娘和面,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直到自己感到画面均衡和谐有意味方止。他为人真诚宽厚,体现在画上就是朴荗无华,意气自然。他的“中州汉子”图章正是对其人其画最好的注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赵东军先生其人其画,笔者想到了郭怡孮先生关于“大花鸟”精神,就是画家在创作前,首先从广义考虑,要有一种强烈的宏观意识,追求总体精神和气势,追求天机天趣,表现大美,表现那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这样即使画小景,也会有大寄托。于非闇先生有一幅兰花,只画了一花一叶,因其事先有“一花一世界”的立意,因此这幅小画也就十分扣人心弦,应该说这就是一种“大花鸟”精神,不但表现在立意开阔,而且还有着非常宽广的艺术追求,尚趣、尚气、尚势、尚力、尚韵、尚法,给人极大的艺术震撼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下“求新”、“出异”、“制作”之风日盛,一时重“工夫”、重“出新”、重“效果”成了大小展览的标准,而赵东军不为所动,仍恪守传统 这条底线。他说“新者未必好,但真正好的也必定是新的。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都是既有传统又呈现新风貌的。徐悲鸿曾说:“不慕时尚”,“一意孤行”,一个真正的艺者能澄怀味象。涤尽尘渣确非易事,也正因为难能才显其可贵。如何成其大道,赵东军有他的原则:即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赋予艺术品自然与安详的格调他努力的方向。他常说:在浮躁的社会中,最渴望的是宁静。而沉浸于花鸟的创作中则是他最宁静的驻留。

本文作者王华超:美术评论家、作家。

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