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不断的口罩影响,甚至让很多企业和从业者精疲力竭,有一些人躺平了。我们看到了兰州4月的强省会救市政策,但整体而言,对于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非常有限。
所以,我们直面了诸如连锁反应似的降价、延期交付、资产重组、大面积地维权、各大城市不断的救市、货币政策的发力等现状。
在这一轮周期内,大多数从业者思考的已经不是眼前有多难的问题,更多的是还会不会回弹、什么时候回弹的问题。
2022年前7个月,兰州整体土地供应建面580万㎡,成交建面519万㎡。成交主要集中在皋兰县、永登县和西固区,这三个区域占比合计近80%,主城土地供应和成交占比很低。
商品房成交方面,先后两次受疫情重挫,基本而言购房需求持续萎缩,加上部分区域的降价,整个楼市信心不足。
前7个月,兰州商品住宅供应面积93万㎡,同比减少77%,成交面积187万㎡,同比减少57%,成交金额178亿元,同比减少56%,低总价刚需主导市场的表现一直很鲜明。
成交187万方,供应93万方,供应和销售规律和去年相比有很大差异。
2021年兰州主城商品住宅供应303万方,成交297万方;近郊供应504万方,成交507万方,成交和供应基本持平。
2021年全年,主城和近郊各个区域中,只有城关区的成交面积是明显大于供应面积的;但在2022年前7个月,主城四区的成交面积均大于供应面积,而且供应和成交的数据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这也可以简单粗暴地说:卖的比拿证的多,库存在消化,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市场表现吧。
最近,经常会有人问:房价还会涨起来吗?事实上,只要时间轴拉长,涨起来是必然的,但问题是那个时间节点什么时候来?
同样,兰州楼市的价格筑底了吗?没有绝对的答案。
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有一部分项目在按兵不动,甚至一点市场声音都没有发出,但工程一直在正常进行,不动的是价格。还有一些没降价的,也非常艰难。
如果这部分项目扛不住了,还会降,市场上降价的项目数量会增多。
但是,那些已经降价销售的项目,持续再向下调整价格策略的可能性非常小了。
经常有调侃市场的读者朋友,说看到某个项目降了一千,那就继续等他再降三四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底线地降下去,买房人更不敢出手了,这很好理解。就好比疫情期间,一份蔬菜包200块,我们觉得贵,但这是刚得不能再刚的刚需,所以骂骂咧咧地买了。
等降它降到150块的时候,我们欣然接受自己认为这是相对合理的价格,可要是它突然变成20块,那你一定判断其中有诈,因为这个价格超出了常理。
人不可能为了图便宜,而去买没用的东西。
今年的兰州楼市,一些板块项目降价之后,成交明显上升了。这说明需求一直存在,大部分人确实在观望。
不出手的原因之一,有了前车之鉴,害怕自己刚买,没几个月降价了,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之二是,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疫情隔三差五地来偷袭,钱确实紧张。为了确保一个家庭能够更好地运转,不敢再有大宗的消费,有需求,但是想等等看。
还有就是降价引起的资产缩水,这真真切切影响那些要改善的,要投资的人。尽管大家都说手头没有钱了,但是一旦房价开始上涨,必然有很多人又会重新进入这个赛道,借钱也会买。
所以,兰州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底线到了。也许未来会有更多项目被迫选择降价,加入价格战,但已经降价销售的项目,不会一降再降。
而且现在,土拍很沉寂,有一部分项目实施以销定产,在主动适应市场的供需变化,新项目越来越少了。慢慢地成交明显大于供应,市场自然会逐渐调整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再加上,政策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以LPR为代表的花式降息、从二线到一线城市的政策调整等,都能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到目前为止,各地还在持续加码因城施策。截至7月,2022年以来地方发布房地产措施已经超过580次,全年房地产调控次数持续再刷新历史纪录。
8月中旬,国家统计局表示:房地产市场呈现下行态势,当前整体上处于筑底阶段。
“但随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改善”。
基本上政策端对房地产的纾困没停过,不指望下半年房地产能带动经济增长,但至少别拖太大的后腿,稳稳地方财政收入,这是肯定的。
救市有一个慢慢恢复的过程,如果疫情没有大规模的反扑的话,市场慢慢恢复是必然,先从量开始,慢慢地价格也会跟上来。
而且本质上,兰州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在摆烂,尽管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唱衰的声音。但是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在一个行业的艰难阶段,有很多企业依然在不断地做新的设计和产品。
至少,今年有超越过去的住宅产品被提出,不管是户型、园林、还是社区的理念,有切实的新的东西被提出来去实践。
而且,除了那些暴雷的、出了问题的房企,还有很多企业和项目也都做到了按时交付,实践了交付即交证。
很多时候,市场对负面信息太过敏感,反而对行业趋势的改变过于迟钝。
就好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样。房地产这个行业,一个巨头倒下,砸起的水花混合着大众的口水,足以淹死一大批人了。
毫无疑问的是,建立信任是困难的,重新建立信任更是难上加难。在外部搭救与内部自救的双重行动下,地产行业脱困确实需要一点时间。
而兰州楼市,当下最需要的是更多的理性和信心。
作者=指兰针·茅台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兰针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联系客服
法律顾问= 上海兰迪(兰州)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81 9800 5777
我们一起聊聊观点,讲讲故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