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栖身之所可以租,但生活状态却不行。有房没房真生活状态真的不一样,很多租房者其实都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当然,日子过程什么样主要原因不在房子,可有房和没房还真的不一样。很多人在多年的犹豫不决中错过了很多,而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也回不去了。为什么总是买不起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纠结犹豫型

当你有钱付首付的时候,你总会抱着挑媳妇的眼光看房子,楼层不好,朝向不好,阳台太小,客厅不好,有卫生间,布置一般……在嫌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最后两手空空。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房子。首先你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后看你手里有多少钱,最后决定房子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不要带一群亲戚朋友帮你看房子。因为大家都抱着挑毛病的心理帮你选房,不挑出点毛病感觉对不起你的信任。最后没有一套房子是好的。

2、追求一步到位型

有相当一群购房者总是想买一套完美的房子。地段,价格,户型,楼间距,绿化,周边配套等等什么都好,而且价格还得低。这样理想的房子如果真的存在会轮到你么?购房要懂得灵活变通,学会妥协。有的时候曲线救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钱不够,可以买远一点。买不起大的,可以买一个小的。曾经的“血泪史”告诉我们,“先上车,上车再考虑换个更好的座位。不上车,就永远赶不上车的速度”。

3、心理失衡型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你想买东西,价格本来还能接受,但是当你发现它曾经打过折的时候,你就觉得不平衡,不能接受。买房也是一样的,好容易看上一套房子,价格也可以接受,但是一打听,曾经的价格比现在便宜。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商品本身就有自己的价格规律,曾经的价格不代表现在的价格,也不意味着未来的价格。总是对比过去没有意义,房价不可能回到10年前。

4、不稳定型

对一个城市没有归属感,没有考虑过扎根。想着离开或者不确定城市发展潜力的人。在购房的时候是很难下决心的。犹豫不决中就错过了很多购房的机会。其实,未来越是难以预判就要越抓住眼前的机会。有房在手才安心。

5、关注负面型

选好一套房之后就上网打听各种负面消息。什么建筑质量好、物业不好、园区不好等等。生怕找不出负面问题。找不到闹心,找到了烦心。其实,没必要过分在意网上的声音,要学会甄别负面的真假。有的可能是竞争对手的烟雾弹,有的也可能是老业主“无病呻吟”。有看负面的时间不如实地走访亲自了解一下。

6、 政策导向型

期待政策出台后房价会大跌,然后低价出手拣便宜,比如房产税、营业税、限购等等总觉得这些政策出来后房价会大跌。几年下来发现,政策不光没有拉低房价反而还刺激的房价的上涨。购房的门槛越来越高。在稳房价,促进楼市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所有的政策都是为楼市保驾护航的。没有哪一个会使得房价大跌的。而且,在人工、材料、土地等价格上涨的环境下,期待房价下跌也太不现实了。

买房和买菜一样,都是一种消费行为。只不过买房涉及的资金较大,大家在选择时候都非常谨慎。而闭着眼买房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购房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同样都是购房,有人升值有人贬值。选择买房没有错,买错房就是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