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下的教育水平,把子女送进高校,可谓是很多家庭最基本的培养目标。大学生“含金量”自然也经常成为争议的话题。

只要能读高中,“金榜题名”并不难;难的是考上水平较高的院校。所以在很多重视教育的家长看来,至少要考上“一本”才算成绩良好。

要求高些的家长,甚至会觉得只有进入985层次的大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优秀”。在这种思维下,那些考上“末流本科”的学生,以及民办本科院校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生“看不起”民办二本,入学才一年,就主动退学

有位男生在网上讲述了自己退学的经历,希望给其他学生提供一些启发。其实他的学习水平比较普通,中考时考上普高已经费了不少力气。

等到高考的时候,家长本来也没有抱太大期望,想着能读个大专就行。但幸运的是,他超常发挥取得了本科水平的成绩。父母虽然自己没多少文化,但经常打听报考的事宜。

在一位熟人的指导下,给他报了压线即能录取的民办本科,最后还真的被录取了。可是男生自己的态度却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班里的其他同学得知他去这样的学校,多半投来了别样的眼光。意思是这所学校其实就是以前的“三本”,只不过后来取消了“三本”的概念才默认为二本批次。

但是在内行眼中,水平跟公办二本依然有着区别,经常成为调剂和补录的“专区”。有些人甚至会觉得,考入这类院校的同学,是拿高昂的学费来换本科院校的“敲门砖”。

或许是听了很多这样的声音,男生也越发“看不起”自己被录取的院校。进入大学以后,他对学校的规模和课程也不是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跟一位中学同学聊天时,他听说对方放弃了读大专的机会,自己开了家小吃铺,收入还不错。于是男生也起了退学的念头,只读了一年大学就申请退学了。

退学后出去找工作,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幼稚

家长的经济条件一般,让儿子读民办确实压力不小。再加上男生自己态度坚决,声称即使交了学费他也不会去上课,最后只好作罢。

他认为现在大学生里也有很多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选择“家里蹲”;自己趁着年轻积累工作经验,几年以后说不定比那些刚毕业的同龄人更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退学后的他出去找工作,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高中学历”似乎显得“不上不下”,很难找到对应的岗位。

面试官得知这样的情况也会觉得有点“稀奇”,要说你成绩较差没考上普高,不适合学理论,那么可以去做体力活或者服务业。

高中都已经读完,却没有大学的学习经历,这会让面试官觉得要么是在高校里犯了很严重的过错;要么就是思维太“独特”,不愿意上大学。总之会令招聘的人觉得不太适合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以现在的招聘门槛来说,想要进稍微正规些的企业,普通岗位也需要大专学历他能找到的工作,基本就只能是小厂子的操作工,个体户的学徒等。

就连环境好一点的餐饮集团,基本也要求专科生作为起点,想要应聘管培生、储备干部等职位,对学历要求更高了。

男生这才意识到,就算民办本科看似“不起眼”,毕业生好歹也是正规的本科学历。即便大学生不再是稀缺型人才,可是应聘时依然比学历低的人有更多选择性。自己退学的想法太幼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总有人认为,劝你读民办学校,就是在“坑你”?

男生分享出这样的经历,是想提醒学生们不要像他那样,把找工作想得那么简单;更不要轻易从大学退学。可是总有网友认为,这是在夸奖民办学校,引导大家投入更多学习成本。

民办院校的学费比公办大学更贵,但这就代表劝你念民办本科是“坑你”吗?笔者高考时,班主任就曾提醒家长们,如果学生的分数只达到民办本科水平,宁可多花点学费也别直接去读专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家长觉得这是老师想提高本科升学率才这样说。可是直到学生大学毕业,才后悔没有听劝。学历不代表能力,但从更大的概率上讲,本科生确实在应聘时有更多机会。

而且,即使专科生后期进行“专升本”,学历上也会直接标明差别。想应聘好一点的企业,还是有本质区别,费用也未必节省多少。聪明的人会直面现实,而不该一听到要投入成本就习惯性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