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当被告樊某通过“云上法庭”系统在庭审笔录上签完字时,已经是中午一点了。至此,这起涉案标的近百万元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尘埃落定,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某经营一家建材租赁站,被告樊某是某工程承包人,被告宋某作为实际施工人,施工过程中租赁了杨某的建材,但一直未按约定支付租赁费,导致杨某经营困难,杨某诉至法院。疫情当下,不少中小企业在经营方面都遇到一定的阻力,遇到纠纷直接判决,对于大额标的案件,败诉一方压力较大,很可能执行遇到困难,纠纷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考虑至此,康法官决定对该案件尝试调解。樊某远在辽宁,庭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过释法明理,反复协调,分析利弊后,各方最终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近年来,汝州法院一直着力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针对当下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开展“暖企”、“助企”行动,定期对企业进行回访,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有针对性的制定涉企执法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服务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增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针对性,在办案中绷紧营商环境优化这根弦,用法治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一张“防护网”,让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让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公平,通过法治助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侯世超 杨占营 任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