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选于《周易经传新解》(ISBN:978-7-5169-1689-6),再版稿。较一版有删改。
【原文】略
【注释】略
【释义】

乾性“刚健中正”,坤体“含弘光大”。乾坤合德,方有天地终始、万物繁茂。

莘野耕夫闲举耜,
渭滨渔夫晚垂钩。

诗句中提到的是上古时代两位著名贤相伊尹和姜尚的故事。这里以他们为榜样来描述为坤之道。

坤为地道,为臣道。地无不载,人不知地之所为而万物成于地。人臣之道在于配合同伴的工作,不伐其能、不夸其功。一个人干出点成绩确实没什么可炫耀的,因为其个人能力不过是这次成功的一个因素。更多则来自领导的知人善任、给予机会。也离不开机构、企业的资源配置。

再有秦汉时的萧何,后来成了刘邦的丞相。属于处坤之道的典范。他踏实低调、恪尽职守,在战乱颠沛的年代,为身在前线的刘邦守好后院,把兵马粮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方。西汉建立后,作为一个权势太大的丞相,他会自觉向老板捐献些财产、贡献点人力。程颐说“动而刚不害其为柔”。能力出众、执行力强健的人,干起事来不会忘却他身为下级的职业操守,具有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的心态。

就如这个萧何的任劳任怨和兢兢业业。他没有因为完成了征兵、运粮的任务而沾沾自喜、邀功请赏。故而深得刘邦的信任和器重。甚至到了后来,相国感觉自己太有才、太能干了,掌握的资源太多了,不知不觉间就立下了盖世之功、形成了震主之威。于是就故意干点儿无伤大雅的坏事,制造机会让生性多疑的老板贬损一下自己,同时也可以彰显一下领导的“英明神武”,避免因刘邦的多疑而不利于下一步的合作。

同时期的韩信跟他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韩军神”的做派当属处坤之道的“反面教材”。他战功赫赫,无人能出其右。但只要有点成绩他就会忘乎所以。得势时会毫不避讳地亮出自己的野心。比如会主动向刘邦提议封自己为齐王。

虽然在这之前他曾主动推荐张耳做赵王用以掩盖自己蓄谋已久的觊觎之心,但狡猾如刘邦岂有不知之理?当老板的如果不能犀照眼前员工的心理活动,那么他一定是一个难以长久的糊涂虫。

格局不够,所以韩信也就只配耍个小聪明、搞些小把戏。而真正到了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他却表现出难以理解的幼稚和软弱。在刘项相持的时候不能抓住机遇果断造反(怀妇人之仁,有奸臣之能而无人君之德),最终“身死妇人手”,沦为笑谈。

人在工作生活中,能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要么自己觉得已经有了足够的本事和资源,那就立即去另立山头、建侯立业;要么就得踏踏实实地配合好当前主导者的工作。当然,这个主导和配合的角色都是动态的。例如在部队里面,基层单位的排长是“正位”(易经称“当位”,见附录《读易简例》),大家都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配合好他的工作,听从他的指挥;而在连队里面,连长是主导者,副连长、排长就变成了配合者、命令听从者了,以此类推……

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真的英雄。一个所谓的元帅,如果军事指挥昏招迭出、连吃败仗,那么他一定是个“尸位素餐”的混混。因此规劝大家,凡事宜量力而为,想干大事就得早打基础,让自己先强大起来。只有干适合自己能力的事,处在适合自己能力的位置上,才能干得起劲、活得潇洒。平时懒惰散漫,不懂得积累实力、学习进步,而终日盲目迷信权力、追寻权势的人善终者寥寥。位高权重的领袖即使寻求合作,也一定看不上此等好吃懒做、只会巴结讨好的庸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厚德者追随他的人多,所能掌握、调动的各类资源亦多,也就更容易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六:顺着既定的方向,不舍点滴进步,终究会聚量变而质变。收获意外的惊喜(履霜坚冰至)。

文言传: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日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幼小孩童避免不了的会在外边学到一些污秽言辞甚至不端行为。发现后必须立即制止,予以矫正。如果放任不管,他们会把作恶当成像吃饭喝水那样的正常行为。长此以往,这些孩子长大后必然会谎话连篇、敲诈勒索,甚至杀人越货,坏事做绝。

六二:“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处坤之道,就是培养自己勇敢无畏的心志。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反映他内心精神气质的镜子。中正诚直的人,言行祥和,品行坚毅,判断果决。在需要行动的时候就不会有所顾忌和畏惧,做起事来必然会干净利落,不落俗套(不疑其所行也)。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内心保持中正诚直则会威严自显。与人交流的时候能换位思考,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和颜面。说话做事也就能做到平和踏实、无所畏惧了。

我们敬重所有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都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真诚无私值得尊重,只是因为我们在内心敬重自己的操守而已:我的谦卑、优雅和从容是我自己精神财富的展示,与别人的言行、品格又有什么关系呢?

孟子云: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狭隘鄙陋之徒,邪欲歪念在心中鼓噪,给人的印象是阴暗猥琐,目光也会游移暗弱。做起事来多会颠三倒四、多方媾和。在正义充盈的清明治世,这些淫邪之徒招摇过市,必然会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扬子口中飞白凤,
河郎鼻上集青蝇。

没有哪个人能够靠着自私、狭隘、阴险、吹捧巴结以及损人利己能够获得宏伟格局、完成伟大事业的。即使偶有得势,或会迅速幻灭、难以长久。甚至还会遭受杀身之祸、灭族之难。

六三:坤道尚“含章”。即含晦(不夸耀)自己才华能力。人道亏盈而益谦。谦逊的品行更容易获得众人的协助和追随。

保持正直无私的心态,在利益处置时适当抑损自己的功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管面对正人君子还是猥琐小人,人们都应该做到进退自如,无所犹疑。阳光乐观地去面对、去处事。在平常生活中也会默默努力而不在意别人是否有赞许、贬损之情。唯有浅薄晦暗的人,平生本就没干成过几件好事,偶有亮点,必然会四处夸耀。

六四:风雨来袭,裹紧外套、独善其身才是正确的选择(括囊)。四以柔当位,最好的作为就是不作为。竭泽而渔,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凤凰不翔其邑。舆论环境不好,就应该少说话;营商环境恶劣,就不能在这个地方投资、建设、做买卖。

不做事,不会有什么损失,当然也不可能会有什么成绩了(无咎无誉)。

六五:坤卦虽然讲述的是为人臣、做员工的道理。但本卦六五爻却是用合格老板的身份来现身说法。古代诸侯独霸一方,尊贵如此但仍会保有中和之道,服饰用度和百姓无异。这样才能保有一方平安、获得天子的信任。如战国时齐威王封即墨大夫事。

中华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的《九畴》和《八卦》。我们至今都耳熟能详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五福临门的《五福》以及《六极》、《三德》等等都来自于《九畴》。这里讲“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就需要阐述一下《九畴》里另一个内容——《五事》:“貌、言、视、听、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治,明作智,聪作谋,睿作圣”。人们通过“敬直内义方外”的修为,最终在社会上体现出聪明睿智、恭敬有为的优秀形象,可谓圣贤。

上六:处坤的举措发展到极致,因量变的积累而达到质变的条件。就会出现刚柔交变的情形(龙战于野)。水的本性是柔弱而顺从的。但当温度升高到极限它会汽化膨胀成能量巨大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到极限它会凝结成坚硬锋利的冰。

在前述极限条件下,即使柔和的事物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力。本爻警示处坤之时、守坤之道都要保持平和而不走极端的心态(或治理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