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你天天聊英女王,是不是有病啊?
我想说啊,你们整天研究历史,其实有些事儿啊或时间久远,或面目全非,或于今意义不大。而英女王的事呢,刚刚成为历史,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些问题不去研究,无吝是缘木求鱼,舍近求远。
比如,英女王的葬礼,很多国家一开始在观望,但乌克兰一仗下来,不少国家参加的规格悄悄提高,这难道没点关系的吗?
在这点上,俄罗斯的军事反应如此迟钝实在让人很无语。
给人的感觉是有心无力。
估计普京如果不是最近很忙,也是想去的,所以,要从长计议。
英女王能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有三个原因,一是英王室确实没有实权,可以避免很多现实矛盾,二是英帝国在殖民地纷纷独立时更多采取了顺应历史趋势,没有太多的历史矛盾,三是女王个人优秀,尤其擅长“中庸之道”。
有意思的是,之前英国国内也有彻底废除君主制的声音。
有人说,这君主立宪可是当初王室和政府签订的契约啊,遵守了这么多年,是要违背英国的立国之本——契约精神吗?
好像有点道理。
不过如果你要知道契约具有种族性、阶级性、时效性,更具有现实性,或许就明白了为何同样的契约,不同的命运了。
英国的君主立宪是革命不彻底的产物,在法国不仅国王掉了脑袋,无数的贵族都垮台了。血雨腥风。
但法国革命模式在英国遇到很大问题,首先是英国是个很保守的国家,即使今天也是,其次,英国国内阶级矛盾并没有那么尖锐,最后,即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们还具有很强的实力,英新兴的资产阶级很多本身就出自贵族。
所以,当时创新了这种折衷的模式,并各守边界,延续至今。
这一模式,在欧洲很多国家也复制了,在日本也复制了,其实日本当时的情况也比较相似,大量的华族通过赎买富贵的方式放弃了权力。
但到了满清退位后却不一样了,他们最后被赶出了皇宫。
这并不是契约精神这么简单。
满清的衰落一方面是列强侵略皇室出卖各方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崩溃,以太平天国为首的起义动摇了他的统治根基。他自己也丧失了改革的时机,并且贵族已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或者说,满清在乡村尤其是南方基层群落的根基从来就很薄弱。
更重要的是,退位后的清皇室并不安生,其实在其参与张勋复辟时,相关契约就已经终结了,后来倒卖故宫文物,一直在和日本人勾结,后来又在东北搞复辟搞分裂就是明证,川岛芳子即是人证!
普京这次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又嘟哝了,批评美国和欧盟不遵守承诺。普京说,“他们想承诺时就承诺,想收回承诺时就收回”。
伊朗对伊核协议的破弃是深有体会。
而普京指的就多了,比如人家口头上说不东扩,他也信了,当年还允许波罗的海三国加入了北约,几百亿修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线,眼看要通气了,乌克兰就和美国勾连起来挑事了。
如果特朗普还在估计就通气了,可能也不会有俄乌冲突,可是一场新冠疫情让特朗普折戟了,甚至也不排除特朗普是因为北溪二号被长老们驱离的。
要让共和党再上台怎么办?不能在乌克兰退却啊。
他们或许也清楚,美国的契约不可信。
原因就在于契约在国际之间具有种族性,在国家内部具有阶级性。
契约其实不过是各种博弈(包括战争)后的暂时平衡。
众所周知的英国《权利方案》是1689年通过,距今已有333年。
这是英国王室和政府的契约。
在这个契约后,英国开启了持续的对外扩张,这其实和英国内部没有大规模的内耗冲突是有重要关系的,也就是说英国王室在英国的过程中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至于现在是否需要彻底修订,彻底废除君主制,就得看现实的需要。
经过这么多代国王的努力,尤其是伊丽莎白二世的努力,实际上,英王室还是对内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凝聚人心,对外沟通交流和缓冲国际矛盾的作用。
至少目前评估,尤其是这次全世界这么多高级别政要的参会,还有那么多人对威廉王子的期待,还是说明英国王室还是有作用的,有价值的,如果真的没有价值,他自然就会消亡。
而美国,作为一个在英帝国基础上崛起的新兴“狮王”,似乎少了恪守传统、严守信诺的作风,表面上主张一套,但做起来则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经常以各种借口撕毁协议或约定,这个和这次欧盟对巴黎协定的执行受阻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约定,要么根据权利义务的执行情况而变化,要么根据时间的推移或者情势的变更而变化,但无缘无故破弃,还是非常不可取的。
换位思考,有几个国家敢轻易撕毁《北大西洋公约》?即使是法国、德国也不过就是嚷嚷而已。
国与国的协议,如果实力悬殊,一般主动权在强势一方。
而如何保障对等国家、和弱势国家的权益,是国际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因为,并没有一个超越国界的强力执行机构保障协议完整的执行。
即使约定赔偿条款,也得有本事去取啊。
而且这个世界上最强力的美国更是带头破坏正常的政治秩序的老油条。
腐蚀的不仅是规则,更是人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