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才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和尊重。

1937年12月13日,是所有中国人要永远铭记的日子。

在那个寒冷的冬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暴行——“南京大屠杀”!

“弹片枪刀带血飞,生灵卅万尽成灰。”昔日繁华一片的南京城变成了人间炼狱,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丝毫没有人性可言的日军在金陵城内进行了整整长达六周的屠杀行动,我30多万同胞被日寇残忍杀害!

一位伟大的女性,冒死用日记记录下了日军所犯的这些滔天罪行,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现在是十二点钟,坐此写日记不能睡,因今晚尝过亡国奴的味道。这种亡国奴的苦真难受,我要自杀……”

这本日记成为了如山的铁证,向世人昭示着日寇的滔天罪行,那么,冒死写下这本日记的人是谁呢?

这本日记是在2001年被送到南京的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的。

那也是12月的一天,南京已经入冬,风早已有了寒意。当时,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研究员郭必强正坐在办公室中正常办公,突然,办公室的门开了,几个人伴着一股冷风走进了办公室。

“郭老师,这是我们整理金陵女大零散档案时发现的,可能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您给看看吧。”为首的人将怀中泛黄的资料递给了郭必强

这几个人是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负责整理金陵女子大学遗留的零散档案的,接到整理档案的任务时,没有人想到这些杂乱无序,已经被尘封了几十年的档案中有着这样一本珍宝。

整理档案的工作一直从年初进行到年末,工作人员才终于发现了这本泛黄的日记。翻看之后,深觉这本日记意义非凡,于是,才第一时间送到了郭必强这里。

郭必强

郭必强面色凝重地接过档案,开始翻看,只见封面上写着:“1937年,首都沦陷,留守金校的同人一段日记”。

这是一本日记,一本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日记记述的具体时间段为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共有约三万多字,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12月13日,她在日记中记下,她感到十分的心酸,南京城中凄惨一片,“不知明天还会闹出什么事来。”

隔一天,她又写道,所谓的安全区也不再安全,日兵直接跑到他们家中将财物抢夺一空,并对家中的妇女甚至是幼女一一实施强奸。街上到处都是被日兵用刺刀刺死的人,而这还只是安全区中的情况,安全区外的惨状更是惨不忍睹,没有人敢去……

17日的深夜,她表示已是深夜十二点钟,但是因为饱受着做亡国奴的屈辱,她无法入睡。

“12月18日:......真不得了,这些(日本兵)猖狂极了,无所不为,要杀人就杀人,要奸就奸,不管老少……”
“12月22日:在路上睡的死尸不要人看,有的路上只见死尸不见路,简直把中国人不当人……”
“12月29日:……现在日兵清理街道,把死人埋下土,或是烧,街上的死人太多了。”

字字惊心,郭必强读完之后,心中满是悲痛、愤怒和无奈,他的心在滴血,化作眼泪止不住地涌出来。

这本日记描述的内容是那样的详细,情景是那样的真实,郭必强当即判断这本日记的主人应该亲眼见到了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

那么,这本日记的主人是谁呢?有可能找到她,印证这一切吗?郭必强将目光落在了信封上的署名——陈品芝

但经过工作人员的调查之后,很快便发现,这本日记并非是陈品芝所写。

陈品芝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名生物学教授,但是在南京沦陷的前夕,陈品芝在校长吴贻芳的委托下,带领着部分生物系的师生去了武汉,所以,日记记载的这段时间里,陈品芝教师并不在南京。

那么,这本日记真正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根据日记记载的内容,郭必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当时的南京已然沦陷,全城只有日记中所提及的安全区内是相对安全,有记录日记的环境与条件。南京的安全区范围包括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在内等区域,而这本日记恰好就是在金陵女子学院的档案之中。

所以,郭必强认为,日记的主人是生活在金陵女子学院的一名文化工作者。

为了找到这本日记真正的主人,工作人员找来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职员录》

根据名单显示,1937年金陵女大的留校人员一共有六位。他们分别是:华群(美籍,女性)、陈斐然(华籍,男性)、程瑞芳(华籍,女性)、李鸿年(华籍,男性)、惠迪穆(美籍,女性)、吴静怡(华籍,女性)。

其中,陈斐然、李鸿年以及华群这三人都分别在日记中以第三人称出现过,并且华群是美国人,英文名叫明妮.魏特林,还有一本《魏特林日记》传世,所以,这三人不会是日记的主人。

另外,作者还提及自己有一个孙子,这就使得美国人惠迪穆以及这年只有三十四岁的吴静怡也被排除了。

也就是说,这本日记真正的主人极有可能是程瑞芳。

程瑞芳

程瑞芳,1875年生于湖北武昌,原本姓乐,后随夫改姓程。1894年毕业与武昌护士学校,1924年受吴贻芳校长之邀,来到金陵文理学院担任舍监一职。

为确认程瑞芳是否是这本日记的主人,郭必强找来了程瑞芳当年的户籍资料,“我们把日记和她当年的户籍资料笔记进行对照,发现完全一致。”郭必强这样说。

终于,大家确定这本日记真正的主人是程瑞芳。

郭必强很感慨道:“在那样艰难恐怖的环境下,记录这样一份特殊的日记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但是,根据程瑞芳的孙子程国祥的回忆,奶奶程瑞芳平时只是习惯夜里记账,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那么,为何程瑞芳会写下这段时间的日记呢?

通过调查之后,郭必强等人认为这是因为,她受到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明妮.魏特林的影响。

魏特林

明妮.魏特林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魏特林日记》,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获救的13名女大学生的原型,就来自于《魏特林日记》中所记录的受到迫害的女学生。

郭必强等人发现,程瑞芳不仅仅只担任金陵女大舍监一职,同时,她还是明妮.魏特林的助手。

魏特林在日记中说:“程夫人的许多意见都非常明智、有价值,但她也是疲劳至极。”

《魏特林日记》中经常提到的程夫人,便是程瑞芳。

如此一来,《程瑞芳日记》和《魏特林日记》成为了可以相互佐证的存在。

在这本日记中,程瑞芳多次强调,自己所记录的是日本人的“罪证”,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这本日记的封面上写的是陈品芝的名字。

正是因为这本日记意义非同凡响,并且内容特殊到稍不注意会掉脑袋的程度,所以,大家很清楚,这本日记想要保存下来,是不容易的。

郭必强对此介绍说,当时为了保存这本日记,将其重新装订做了一个新的封面,然后通过西方国家的一些友人将其带去了上海,然后又经过武汉送到了迁到四川的金陵文理学院。

这就是为什么是程瑞芳的日记,但是封面上写的却是陈品芝的名字。

为何要如此大费周折的确认这本日记究竟是何人所写呢?

自然是因为这本日记意义非凡。

首先,《程瑞芳日记》是首次发现的中国人自己记录的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日记,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有存在,比如第三方国家人士所写的《拉贝日记》《魏特林日记》。除此之外,甚至还有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所写的《东史郎日记》等。

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或以第三方,或以施害方的角度,记录下了日军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但是作为受害方,中国亲历者在此之前并没有以日记这种题材记录这段时期的记录者。而个人日记这种具有实录性质的史学资源,无疑更加比传记、年谱等其他文献史料更加具有可信度以及准确性。《程瑞芳日记》则正好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

不同于第三方国家作为旁观者表露出同情,加害方表达出的忏悔,《程瑞芳日记》中流露的是苦难者的情感,是作为受害方在遭受到侵华日军的侵略之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感受,字字泣血,是最为深刻、最为直观的遭受侵略和蹂躏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痛苦和愤怒。

其次,程瑞芳是一名受过教育的成熟女性,她的记录,生动、细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历史体验感,能够使后人对那段南京最黑暗的日子,有一个更加清晰、具体且全面地认识。

最后,《程瑞芳日记》与《魏特林日记》、《拉贝日记》以及《冬史郎日记》相互印证,成为了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完整且重要的铁证。

比如,在《程瑞芳日记》和《魏特林日记》中都记录了1937年12月16日这一天。

程瑞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下午又来(日)兵要把小童的兄弟带去,说他是兵,两次都是华(华群,明妮魏特林的中文名字)保下来的。”
而明妮.魏特林则写:“中午刚过,一小股日本兵从原医务室的边门进来,如果我不在的话,他们将会把唐的兄弟抓走。后来他们沿路而上,要求从洗衣房的门进来,我也及时赶到了。”

像这样能够与《魏特林日记》或是其他日记相互呼应的篇章,《程瑞芳日记》中还有许多,这些事实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完整且不容辩驳的证据链条

根据史料记载,程瑞芳在抗战胜利后,还在远东军事法庭上进行了作证。很可惜的是这份日记并没有出现在远东的军事法庭上。

主要是因为,(前面我们也有提到)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金陵女子大学曾迁了校,为保证日记安全,她不得不在迁校的时候将其和许多资料托付给国外的友人。所以,等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她自己也不知这本日记去了何方。

并且这一年,程瑞芳已经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了,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她自己也已经没有办法再远赴日本出庭作证,只能呈上了一份证词。

证词中,她还列举了亲历亲见的日军强、抢、掠、夺,杀人不眨眼的许多罪行,证词的最后,她郑重签名、盖章,落款的时间是1946年4月8日。

这位可敬的勇敢的老人,于1969年8月与世长辞。

尽管此时这本日记依旧被灰尘掩盖,但她留下的这份良知与正义却是真切存在的。终于,许多年后,人们又发现了这份珍贵的日记……

如今,这份目前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里留下的唯一中文日记资料已然成为了11组被列为《世界记忆名录》关于《南京大屠杀档案》的其中之一,它向世人诉说着当年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昭示全天下,南京大屠杀带给中华儿女的伤痛,永不会被抹去!

今天,我们铭记这段国耻,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以历史之痛鞭策我们奋勇向前,更是为了更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