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孙坚向太守张咨借粮草。张咨心想:“岂不是有借无还啊?” 便直接拒绝了。孙坚怒道:“你让我不能如期讨伐董贼,该当何罪?”站在身旁的主簿说道:“当斩!”张咨被吓得魂飞魄散。

17岁时,孙坚遇上了海盗。

他一面提刀,一面用手指挥着,像是在分派部署。

海盗误以为是官兵围堵,便四处逃散。

孙坚将一名海盗抓回,才肯罢休。

为此,孙坚声名大振,郡府让他任校尉之职。

之后,他任各地县丞,所到之处,颇具声望。

185年,孙坚建议将军张温处死董卓,以绝后患。可张温没有采纳。

两年后,长沙爆发起义。

朝廷任孙坚为长沙太守,镇压叛军。

到长沙后,孙坚没有立即平乱,而是肃清官员,严惩贪官。

没过多久,孙坚就平定了叛乱。

同时,零陵和桂阳也爆发了动乱。

于是,孙坚就亲率士兵越境作战。

主簿提醒他:“擅自出征,恐会获罪的。”

孙坚却说:“我兴兵越境,是为了保全国家,若受责罚,我问心无愧。”

由于他的果断出兵,迅速平定了动乱。

朝廷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是大加表彰。

这一年,孙坚32岁。

灵帝死后,董卓擅政。

孙坚感叹道:“张公若听我的,朝廷怎会沦落至此?”

随后,孙坚组织起了勤王的军队,讨伐董卓。

途中,他还干了两件大事。

当初,荆州刺史王睿很瞧不起武夫。

言谈间,王睿就流露出对孙坚的轻蔑。

另外,王睿还招惹了武陵太守曹寅。

曹寅就伪造了密函,以巡查员的名义交给了孙坚,密令孙坚诛杀王睿。

孙坚接到密函后,自然怀疑其真实性。

因为巡视员是没有生杀刺史的权力,显然不合常理。

可孙坚却不以为意。

知孙坚的到来,王睿很是奇怪,登上城楼,喊道:“孙太守,为何而来?”

孙坚答道:“行军劳苦,特地向刺史讨些物资。”

王睿一听,立即下令打开城门。

城门一开,孙坚的兵马一贯而入。

王睿突感不妙,质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孙坚冷笑后,高举密函,厉声道:“接到使者命令,要我将你就地处决!”

闻言,王睿被吓得面如土色,强撑着问:“我有何罪?”

孙坚戏谑地答道:“无知之罪。”

没等孙坚动手,王睿就将含有金屑的酒,一饮而尽。

王睿死后,孙坚没作逗留,继续挥师北进。

沿途中,孙坚又收编了几支队伍。

虽然人多是好事,可粮食却成了大问题。

孙坚颇有心计,给南阳太守张咨送上礼物。

张咨收到礼物后,亲自到孙坚的兵营,回送了礼物。

孙坚摆下酒席款待张咨。

酒意正浓时,孙坚提出向张咨借些粮食。

张咨心想:“岂不是有借无还啊?”就一口回绝了。

孙坚怒道:“我为朝廷清君侧,你却让我不能如期讨伐逆贼,该当何罪?”

站在身旁的主簿说道:“当斩!”张咨被吓得魂飞魄散,没等反应过来,就被刀斧手拖出了帐外。

当即,就听到了张咨的一声惨叫。

南阳郡的官员,哪还敢违背孙坚的命令啊?

很快,他需要的粮草物资,就都备足了。

袁术得知张咨的死讯,心生大喜。

他不仅可以将南阳占为己有,还可以把孙坚的军队收为己用。

于是,袁术立马上表朝廷,推荐孙坚担任豫州刺史。

在名义上,孙坚成了袁术的部下。

南阳郡就成了反董卓的据点,令董卓十分不安。

董卓派遣军队,突袭南阳。

董军抵达时,孙坚正在举办宴会。

孙坚一面继续酒宴,一面指挥士兵做好战斗准备。

董军偷袭未成,只得悻悻而退。

事后,孙坚才笑着说:“我之所以安坐不动,是怕大家过于惊慌。”

诸将听后,对孙坚的沉着冷静大为赞服。

【观心铭史】

孙坚从年少勇追海盗,到平定叛乱,都展现出他的勇猛与胆识。

他知道农民起义的重要诱因,就是官逼民反。

只有官府清正廉洁,才是平乱的根本。

孙坚和曹操是同一年出生,孙坚建议张温除掉董卓时,曹操也认为董卓会使天下大乱。

历史证明,他们的眼光确实敏锐,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当时,反董卓的阵营分两类。

一是,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盟,包括曹操、张邈等;
二是,独立的势力,如袁术、孙坚等。

在关东联盟虚张声势时,孙坚却是实实在在地投入到了战争中。

孙坚是争强好胜的人,视声誉为重,所以不能容忍王睿的轻蔑。

而王睿心高气傲,看不起武夫。

可天下大乱时,武夫当道,轻视他人,势必要付出代价。

面对曹寅的利用,孙坚也没在乎,足可看出他的自信。

孙坚是引诱张咨赴会的,张咨却没有看清形势,也没有把讨伐董卓当为己任,不愿供应粮草,所以招致杀身之祸。

孙坚也是杀他立威,使得筹措粮草变得异常顺利。

讨伐董卓的群雄中,孙坚军队是唯一数次与董卓军队进行正面交锋,取得胜利的军队。

他的孤军奋战,使得藐视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仓皇逃窜。

孙坚身为东汉的枭雄,为东吴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他凭借的不仅是武力,更是他能谋善断的智慧。你觉得呢?

关注我@观心铭史,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