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9月18日,希腊军队撤出土耳其核心区域,土耳其独立战争胜利。一年后,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有学者说,土耳其从独立到建立共和国,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作为一战战败国,奥斯曼土耳其几百年来扩张占领的土地,基本被协约国英法意瓜分完毕。这种瓜分,跟二战结束后,各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对其分割的道理是一样的。

但让土耳其人不能忍受的是,他们世代生存的土耳其固有领土,也被各国划为势力范围。最可恨的是希腊,他们不仅要彻底割占领土,甚至要将其全部吞并。在凯末尔领导下,土耳其人起来反抗希腊。

一战后的土耳其

那么,希腊为什么要占领并吞并土耳其呢?土耳其军队有限,装备落后,又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呢?

首先,希腊为什么要侵占土耳其领土呢?

第一,土耳其境内希腊人多,在心理上,他们觉得自己是土耳其的主人

希腊以前被奥斯曼土耳其长期统治。1830年独立后,仍有大量希腊人生活在土耳其靠近希腊一侧的城市和爱琴海岛屿上。

希腊一直想夺回这些土地,为此曾发动两次战争。一战结束后,他们又把目标瞄准了色雷斯东部和士麦那。

士麦那为例,这里一半人口是希腊人。希腊商人掌控着这里的文化和经济,一省4600座工厂店铺,超过4000家属于希腊人。希腊本土知识分子也不断涌进来,宣传希腊文化,期待回归希腊统治。

希腊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战,就希望趁机夺回色雷斯东部和士麦那。

第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支持希腊

希腊和英国一直友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跟希腊政商两界都有亲密关系,跟希腊总理更是多年好友,所以合力推动对双方都有利的事业。

劳合·乔治

一战一结束,英国就推动协约国同意希腊军队进入土耳其,并在削弱奥斯曼土耳其领土和国力的《色佛尔条约》中把色雷斯和士麦那割让给希腊。

此时,土耳其议会中的民族主义者,不满国家分裂,跑到中部城市安卡拉,组建新议会,坚决不在《色佛尔条约》上签字,还推举加里波利战役英雄凯末尔为首领,对占领土耳其的各国军队发起攻击。

经此打击,法意都想退出土耳其,但劳合·乔治态度坚决,他要在肉体上消灭民族主义者,这样才能落实《色佛尔条约》。但英国在土耳其兵力很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希腊。

于是,希腊集结十几万军队,从西部据点东进,希土大战开始了。

希腊军一度非常顺利,但凯末尔调整战略,通过两个阶段,把希腊军赶出了土耳其。

第一阶段:以逸待劳,消耗对方精力

希腊军装备精良,野战炮和机关枪等的数量,都是土军好几倍。所以一路进展顺利,土耳其重要城市一一被占领,士兵伤亡4万多。

此时凯末尔开始调整战略,不再跟希腊硬拼,而是保存实力,把求胜心切的希腊军引入安卡拉西侧的荒漠,使其耗尽体力。

凯末尔

希腊军果然上当,经过干燥缺水的沙漠到达安卡拉时,精疲力竭。而土军士气正盛,以逸待劳,希腊军毫无还手之力,一溃千里。

土军伤亡800人,俘获希腊军1.4万,还夺回不少城市。希腊军按原路撤退,回到西部据点。

第二阶段:强势反攻,发动突然袭击

此役之后,希腊全军士气低落。最高指挥官看不到希望,离开前线,躲到后方。其他军官更无计划,怕土耳其进攻,被动地搞一些破坏,比如在公路上挖壕沟。

士兵更无斗志,很多人请假回希腊不再回来。剩下的人到处抢文物,打算撤退时带走。

与此同时,土军扩到20万人,凯末尔又争取到充足的战备物资。1922年8月底,凯末尔秘密来到前线,发动突然袭击。希腊军稍作抵抗后就溃败了。

仅一周,新任希腊最高指挥官就被土军俘获,宣布投降。9月18日,希腊军队撤出土耳其核心地区。

土耳其的胜利源自士气和战术,但也跟外部环境分不开。那么,外部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对土耳其有利,土耳其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因素的呢?

第一,外交上孤立希腊,争取物资援助

法意在土耳其都有势力范围,但法国不想在这浪费精力,意大利也不愿看到希腊侵犯自己利益。土耳其利用这种心理,寻求和谈,以致法意不援助协约国盟友希腊,宣布中立。

苏联也不愿看到协约国英法在土耳其做大,所以凯末尔跟苏联结盟,赢得后院安定(与苏联接壤处的动乱妥善处理),以及大批量武器、金钱支援。

第二,英国拒绝在物资和军事上支援希腊

英国当时的情况,越发不适合支持希腊:

一战后筋疲力尽,他们控制的中东动乱蔓延,也让人焦头烂额。希腊在土耳其暴行不断,被媒体传播开来,国际形象大毁。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英国议会拒绝批准援助希腊的预算,增兵更不可能。劳合·乔治和殖民事务大臣丘吉尔虽然支持希腊,却只能在精神层面。希腊几次请求英国物资和军队支援,都毫无结果。

希腊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兵临安卡拉城下时,很多人都嗅到了土耳其死亡的气息,毕竟这里是新议会所在地,具有首都的性质。希腊也骄傲地宣称,可以考虑土耳其的死期了!谁知凯末尔以逸待劳,反戈一击,土耳其不但没死亡,希腊厄运却开始了。

历代评价

土耳其独立,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西恩•麦克米金(Sean McMeekin)土耳其的科赫大学教授

编辑说明

文字 /老三诺夫娜

排版 / 蒹葭

封面 / 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