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生的造型规律

所谓仿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其实就是人类用自己的思维和设计能力来模仿生物,并得到并使用其能力,为己所用。仿生的造型手法的应用,归功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这种思想的传播,道家的这种思想,提倡自然就是美,一切美的东西都应该来自于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想的引导下,便产生了“仿生”这种造型手法。在陶瓷的造型中运用仿生的手法,是宋代陶瓷造型特征的体现,工匠们选取生物中最美的部分来进行简化和设计。这种手法在造型和装饰纹样上都有体现。在造型上运用仿生手法的如宋代钧窑天蓝釉葫芦瓶,模仿葫芦的造型,加上简化手法和抽象手法的运用制作出的作品,其造型简约、朴素,容易让人们接受,上下两个圆的造型也有早生贵子,子孙满堂的美好寓意,这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

北宋 定窑 白釉印花缠枝海石榴纹笠式碗

(2)平淡、朴素的造型规律

宋代上位后,统治者便极力推崇道教,传播道家学说,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在宋朝统治阶级的影响下,劳动人民便开始追捧、推崇道家思想,反对造型繁琐、颜色妖艳。道家所推崇的便是“清静寡欲”、“自然无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社会对道家思想的推崇,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审美观和美学思想的转变。而为了适应这种转变下的社会需要,生产者必然要生产出与这种审美观念和需求相吻合的商品,这就注定宋代陶瓷朴素、简洁、追求自然美、典雅美的造型风格。如宋代的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纹盘,整个盘子圆润、平滑、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简约优雅,内壁及盘底的印花装饰运用仿生手法,更加显得其平淡自然及典雅。

(3)仿古的造型规律

“仿古”是北宋的文人们提出来的美学思想,当时仿古之风风靡全国,特别是对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追捧达到了近似疯狂的地步。在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的南北各个窑厂也跟着这种思潮生产其仿古的陶瓷器物。在流传下来的宋代陶瓷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仿制商周、汉代的青铜器和礼器的作品。但是这不是纯粹的模仿,应该说是借鉴比较准确,它在原有的造型上又有创新,在纹样上更加精美,在烧制手法以及原料上也大不一样,形成宋代陶瓷所特有的造型意蕴和造型风格。这才是宋代陶瓷的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的完美诠释。如哥窑青釉鱼耳炉,此炉造型是仿商周青铜礼器,腹部对称鱼形纹,通体采用青色釉,釉面开片,使其即具有商周青铜礼器的造型。同时宋代还出现了粉青、石灰碱釉等新发明的青釉,这些发明把青瓷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使其颜色更加多样、质感更加圆润、通透。

宋代陶瓷在装饰纹样上丰富多彩,意蕴深厚,寄托人民的美好愿望,这既能体现宋代制作工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又从侧面体现当时人民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之深。在釉色上宋代也极力推崇自然美,抵制繁琐,在这样的审美要求下,简洁朴素的造型,自然天成的釉色便成了人们的主流追求,从而施厚釉以及薄釉的装饰手法便应运而生,使用这两种制作出的瓷器,都是为了追求美玉般的质感,通过这两种方法烧制出的瓷器,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各具风格。

宋代 汝窑 无纹天青釉水仙盆

(1)施釉厚度

使用薄釉的装饰方法,一般都会选择较为细腻的原料来制作胎盘,这与使用厚釉装饰的方法有一定的区别,使用较为细腻的胎盘,配以通透的釉色,才能完美展现出玉石的完美质感。定窑是使用薄釉的代表者,只要以生产白瓷为主,定窑的釉极为薄,最薄的地方能够看见瓷器的胎体。定窑以“白如玉、薄如纸”著称,所生产出的白瓷,胎薄质细,釉色洁白,薄是它的艺术格调。宋代薄釉的装饰美还体现在纹饰上,在宋代定窑的作品中,它的纹饰装饰手法主要以刻画、印花、以及划花为主,它的划花装饰线条简洁平滑,刻花装饰纹饰线条坚韧富有动感,装饰纹样以花为最常见,并且讲究对称。

厚釉装饰技术的横空出世,改变了青瓷的发展路线,为青瓷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宋代陶瓷在器物的质感上一度追求玉石的感觉,这种追求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一块优秀的玉石其给人的感觉是浑厚而又圆润,朴素而又美观自然,宋代工匠们为了达到这一质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厚釉这种釉色装饰手法。一般使用厚釉的瓷器都没有复杂的造型,这样才有利于釉色的完美呈现。让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那完美的釉色上,简单大气的造型,配上浑厚、清新的釉色,而且在釉的表面还会有一层淡淡的油光,可以跟一块上好的玉石媲美。这样的造型跟这样的釉色完美的结合,创造出了宋代瓷器的新风格,给人带来典雅、大方、高贵的新感觉。如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这件作品造型朴素大方,通体施天青色釉,釉色厚重、自然,接近玉石的质感,釉的表面还有很细的交织在一起的开片纹路,呈现出特殊的残缺美。

北宋 钧窑 月白釉出戟尊

(2)装饰纹样的肌理效果

肌理,一般指事物表面的纹路,组织结构,是可视的,不同的肌理效果可以给人不同的感觉。就算是同一种釉,在同一种环境因素下,烧制出来的瓷器在肌理上也是有不同之处的,所以说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瓷器。

自然肌理是指没有人为因素在里面影响,纯粹自然生成的肌理。如哥窑最具特色的金丝铁线,在哥窑瓷器上,微小、杂碎的开片呈黄色,大块的开片呈铁色,便形成了“金丝铁线”这一特殊效果。形成这一特殊效果的原因是因为在烧制中,胎和釉的膨胀条件和规律不同,釉的膨胀系数比胎大,在温度下降后,釉收缩的比胎快,就犹如一个胖子穿着瘦子的衣服,最终的结果就是衣服被撑破。据传瓷器刚出窑是非常神奇,在瓷器边上能够清晰的听到釉被撑裂开片的声音,并且开片时间长达两年之久才能完成。哥窑开片的纹路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冰裂纹”、“鱼子纹”、“牛毛纹”等等。这种自然肌理在陶瓷上的应用是陶瓷制作的意外收获,它是因为陶瓷制作工艺的缺陷而意外生成的,却成了一种缺陷美,所以说哥窑是宋代陶瓷艺术林海中的一朵奇葩。

人为肌理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效果,使用人工手段进行干预,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的肌理效果。在陶瓷业中的体现多为在陶瓷器物上运用装饰手段,如雕刻、印花、绘画、镂空等等。这种人为肌理在陶瓷上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得到了新的提升,在装饰手段和审美上有了新的追求,原本只追求自然肌理之美的人们有了新的选择,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人为肌理的取材范围非常广泛,有书画艺术、剪纸艺术、诗词书法艺术等,工匠们可以随时把当时的流行元素附加到陶瓷器物上,使之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获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宋代虽不是人为肌理装饰手法的原创者,但却是这种装饰手法的发扬者,宋代是人为肌理在陶瓷应用的最为辉煌的时期,娴熟的装饰技巧,科学先进的制作工艺,特殊的审美取向成就了这一时期的伟大成就,使之独树一帜,受到世人的追捧。

南宋 哥窑 灰青釉鱼耳簋式炉

这里所说的“自然”是道家思想的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宋代的美学观念受到当时政治、宗教、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了一种平淡、自然、和谐的美学新追求。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与前朝的审美风格截然相反。唐代处处体现着华丽雍容,宋代则是优雅朴素。在出土的唐代瓷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雍容华贵、婀娜多姿的造型、鲜明的个性追求。而宋代的出土的瓷器多是以纯色为主且颜色朴素清淡,即使有不同颜色的组合,也是自然融洽,清新质朴。一件优秀的宋代瓷器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肯定是造型的典雅端庄,釉色的或清新圆润或浑厚稳重,纹饰的精美朴素。虽然也会有纹样装饰,但是也是在器物表面以单色或者黑白色装饰,纹样精美、构图严谨,与器物浑然一体,和谐自然。虽不能让人眼前一亮,但却能让人在记忆犹新,在它们身上出处都体现着当时的独特审美取向。

对于宋代美学影响最大的就是道家学说,道家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古典美学的思想基础和来源。道家学说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道家追求“清净无为”、“返璞归真”,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庄子认为,道的美学追求就是“大美”,“大美”是通过自然来体现。道的本质就是“自然”,“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事物都有道的存在。这种美学思想对当时的工艺美术领域如陶瓷、书法、绘画、音乐、雕塑等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工艺美术领域里,“自然”就是一切没有人为因素的东西,人所控制不了的,如山水风景、日落日出、天气的变化等等。

南宋 哥窑 青釉葵口碗

底刻乾隆御诗

这一思想在宋代陶瓷业中的体现极为明显,在釉的名称上,人们把釉的不同颜色归纳为顺应“自然”的不同叫法,如钧窑的“天蓝”、“葡萄紫”,定窑的“象牙白”、“月白”,龙泉窑的“天青”“梅子青”等等,在瓷器开片上也根据不同形状的不同顺应自然的叫法如“鱼子纹”“冰裂纹”“碎石纹”等,在器物的造型上也有顺应“自然”这一美学思想的体现,如钧窑天蓝釉葫芦瓶、定窑孩儿瓷枕等,从装饰纹样上,宋代瓷器的装饰纹样的设计来源基本上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花草、动物、人物,如莲花纹、牡丹纹、菊花纹、狮子纹等,从这些叫法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名称所体现的都是自然界中所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人们根据“自然”“返璞归真”这种美学思想刻意设计制作的。

“物以致用”“以文为本”,就是指一切设计出的器物都是以人的使用为根本,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人在设计和使用中占主导地位,人是第一位的,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从狭义上说,功能性包括物质功能性和精神功能性两种,物质功能性就是器物在日常使用中的功能体现,精神功能性是人们对器物的精神寄托。这两种功能性的实现就是“物以致用”“以文为本”的设计理念的体现。

南宋 官窑 粉青釉花觚

最早出现的陶器没有任何精神功能性可言,人们发现泥土在火烧制加温后可以变得坚硬,而且接触了水之后还不容易溶解,防水和坚硬就是它的唯一属性,这就是它的物质功能性。在人们对精神功能性的追求随着人的出现就已经有了,如把动物的牙齿用线穿起来挂到身上,用带颜色的液体涂抹在身上等等,这些也只有一个属性,那就是精神功能性。我们的祖先在对陶瓷烧制技术有了一定掌握后,便将物质功能性与精神功能性这两种属性融合到了陶瓷这一载体中,使二者完美融合,使陶瓷从一个生活器具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军事上,它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割据统治,结束了战争;在政治上,它重文抑武,注重文学修养,效仿前朝,实行开明的政策和变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在经济上鼓励发展手工业,增加贸易往来。这一系列的社会大环境下,使得宋代的陶瓷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对陶瓷的追求也越来越精益求精。宋代是中国陶瓷业发展最辉煌的时期,人们对物质功能性与精神功能性的追求也没有停止步伐,随之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宋 官窑 青釉方花盆

宋代的工匠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在满足宋代特殊审美观影响下的精神功能性外,同时还极力提升陶瓷器物的物质功能性,遵循“以文为本”“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在这种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宋代的陶瓷有了质的提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宋代斗茶所用的茶壶,造型朴素,纹饰精美,在茶壶的把手部位一般都是仿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出适合人手抓握的造型,配以大肚、平足,平放不宜洒出,容量大,而且把手的握感也非常好,这些都是物质功能性的体现。

在这些瓷器上面,工匠们加上精美的纹样作为装饰,如植物花卉的纹样、动物的纹样、吉祥物纹样等等,这些纹样一方面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如在器物用莲花花瓣纹作为装饰,寓意的廉洁奉公,用凤凰图案装饰寓意着吉祥如意,用狮子的图案装饰寓意着镇宅驱邪等等,这些就是精神功能性。陶瓷作为两种功能性的载体,完美的体现了“物以致用”“以文为本”的设计理念,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强大的创造力造就了陶瓷在古代工艺美术中的辉煌成就,更使宋代陶瓷在世界陶瓷史上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