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为了能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正所谓:教育,乃国之根本!

只要提高了综合教育水平,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之才,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提高对教育的重视度,也希望能间接带动广大家长对教育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相继提出了多个教育改革政策,就是为了解决教育领域现存的问题,并且有一些改革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新模式高考、“双减”政策等等

自然也有个别政策,并没有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甚至他们对于这些政策存在很大的质疑声,其中就包括中考分流政策,调整初升高的“普职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中考政策?为何家长和学生不愿接受?

所谓的中考分流政策,是指降低初升高的升学率,调整了中考的普职比,将一部分中考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分流到职高。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也是国家现在急缺的人才类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和家长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被分流到职高的学生,绝大多数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学历只有中专的水平,会因为学历过低受到很大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导致学历贬值、就业形势严峻,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局势,各个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秉承着“唯学历、唯名校”的原则。

这对职高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错失了这部分工作机会,这也是家长和学生们从中考分流被提出,至今都不愿接受中考分流的重要原因,不想毕业后找不到前景好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就是用来分层的”,清华教师慷慨直言

针对中考分流政策,不只是家长和学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还有一些在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教学工作者,比如一位清华教师就曾直言:“教育,就是用来分层的!”

要知道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在学生和家长心中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更是我国“985、211”重点建设高校,自然能成为清华大学的教师,个人能力毋庸置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层的人还有很多,在他们发表的观点中,实际上不难发现他们对中考分流的看法,他们之所有赞成中考分流,也是围绕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初衷

毕竟在每一位教师眼中,多少都会因为成绩的多少,将学生分成好几个等级,就像成绩优异的学生理应考大学,未来投入到各行各业中成为精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而言,就应该综合考虑到他们擅长的领域,因为这些教育学者认为这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即便勉强考上高中,也很难考上不错的大学。

但是中考分流政策在成绩较差的学生眼中,就等于自己已经被抛弃了,毕竟被分流到职高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程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只能从社会最底层的岗位做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考分真的公平吗?听听著名作家莫言的看法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在2011年凭借作品《蛙》拿下茅盾文学奖,随后一年又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更是在2019年被秘鲁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就是这样一位独具影响力的作家,莫言对中考分却有不同的见解,他的观点恰好贴合了之前所出版的一本书《晚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为中考分的存在有失教育公平,学生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普遍年龄还小,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学生的天性晚熟,可能在初中学习阶段,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学习的意义。

这点不影响学生上了高中后奋发图强,有很多学生在初中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上了高中后突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勤奋认真地学习,考上理想大学的概率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中考分无疑直接剥夺了这部分学生的发展和前程,让他们失去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职高毕业步入社会后更是举步维艰,很难找到前景较好的工作。

根据毕业生相关数据显示,单是2022年毕业生人数就高达1076万,更何况是职高的毕业生,如何才能和更高学历的毕业生同台竞争,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同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有话说:

不管中考分流的存在,到底有哪些深远的意义,都希望学生和家长能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成绩,当学生的成绩达到不可一世的高度,也就不受影响了。

你是怎么看待中考分的?你认为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