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战场形势出现些许逆转后,外界唱衰俄军的声音愈演愈烈,国际社会也始终高度关注克宫的一举一动。在这一背景下,印度总理莫迪的面子还是比较大的,有幸当面听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乌冲突未来发展的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环球网报道,莫迪在与普京会面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当今的时代不该是战争的年代”。而面对身为俄罗斯“大金主”之一的印度,普京微笑着表示,理解“印方的关切”,且“莫斯科将尽一切努力尽快结束在乌克兰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的原话言简意赅,却引得各界揣测纷纷。我们知道,俄乌之战反复拉锯已久,全世界几乎都做好了这是一场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如今普京的这番表态,是否预示着俄乌冲突有可能很快画上句号?甚至在冬季来临前就能结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心而论,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首先,普京在作出上述表态时还同时指出,基辅方面并不想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协议,并宣称要以军事手段达成目标。也就是说,如果泽连斯基政府不“配合”,而是仍要持续打下去,俄方自然也无法就此收手,很可能会陪着打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记者会上,普京首次回应了关于乌军近期发起反攻的问题。他表四,表明乌克兰军队的反攻并没有打乱俄军的节奏,而“解放”顿巴斯地区仍是莫斯科的关键和主要目标。显然,当前的战场态势并未动摇俄政府的战略目的,在拿下整个顿巴斯地区之前,俄军不会轻易退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整个问答过程中,普京并没有对俄军的战场表现表达出一丝一毫的不满,而是以一种非常平和乃至“胸有成竹”的状态谈论战场形势。这种从容的姿态,说明俄罗斯仍有较大的把握和实力继续打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将目光从战场转移到更高的维度,就会发现普京政府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一事,已经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效果,如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建立起了对俄罗斯有利的“缓冲区”;加大了对黑海的整体控制;加剧了欧洲多国的能源危机和通胀危机;加大了同为西方阵营中的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的矛盾……等等。换句话说,单纯以战场态势或人员和装备的损失来界定输赢,其实并不很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冬将至,欧洲多国的能源储备紧紧巴巴,而美国已经撕毁协议承诺,改口称没有多余的石油和天然气能供应欧洲盟友。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政府没有理由不继续给深陷能源危机泥潭的欧洲“添堵”。若是现在就停止“特别军事行动”,岂不是放弃了这个有利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说到底,俄乌冲突发展至今,这场代理人之战能否结束,并不完全取决于普京的态度。泽连斯基政府背后的美国,同样有着极大的决定权,毕竟乌军和基辅方面完全是在在替美国战斗,既然拜登政府开启了新一批对乌援助,恐怕说明这场冲突至少会打到2023年,届时其会在何时结束,以怎样的方式结束,我们还需要观察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