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饭碗田”,就是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自临安区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机制以来,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巧用“人防”加“技防”,率先建立了“一网一长一田一员”的“田长制”精密管理网格,覆盖耕地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让每一块农田都有“守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村“全网格”,变“一家管”为“大家管”。

“田长制”实施后,逸逸村的陶学铭当上了村级巡查员,在巡查耕地过程中,他要及时发现、制止、报告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并开展劝耕促耕宣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心尽责的陶学铭只是於潜镇“田长制”精密管理网格中的最小单元格。为扛起耕地保护属地责任,於潜镇严格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各项制度,将全镇所有耕地纳入“一张网格”管理,明确设置镇级田长2名、镇级副田长2名、村级田长30名、村级巡查员60名,自加压力设立“田长制”办公室,形成“一网一长一田一员”的体系,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正式巡查任务下发至今,巡查员每周一次、田长每月一次的打卡任务全部保质保量完成,全体巡查完成率达100%,於潜镇耕地保护合力进一步凝聚。

借力“黑科技”,为大“地网”加新“天罗”。

镇村田长和巡查员形成的“人防”大网已经覆盖於潜镇的边边角角,耕地保护任务逐级分解下达,责任到人,将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除了用脚步丈量耕地保护现状,於潜镇还巧借科技的力量,增设铁塔高位探头24个,强化省域空间智治平台的耕地智保场景应用,为人力构筑的大“地网”加上新“天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铁塔监控和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动态巡查打卡叠加作用,在资源空间底图上设置了田长责任账,实现人田、塔田双对应,可以对30个村的每一块耕地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测监管,形成了“天罗地网”的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消除数字化推广的壁垒,镇“田长制”办公室和镇自然资源所多次针对各级田长和巡查员召开业务培训会,还下村指导耕地智保场景应用的操作流程。如今,全镇的田长和巡查员都是“熟练工”,一上岗就通过手机打卡,发现和核查问题也能运用耕地智保场景应用“一键式”办理。
构建“严闭环”,让“快办理”成“快办结”。

“田长制”精密管理网格已经形成基层耕地保护、立查立改的“严闭环”。近日,光明村的巡查员王建强在例行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违规土方开挖问题。他马上通过耕地智保场景应用上报,光明村田长周潮滨收到后,第一时间核查认定问题类型,并同步与镇“田长制”办公室专员陈溢铭取得联系。经现场调查了解,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有人未经审批,取土外运用于填方,根据“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田长周潮滨确认破坏该处耕地的责任人后,督促其立即进行整改处置。通过动态巡查、发现问题、举证上报、核查处置、整改销号,实现了耕地智保“田长制”工作的一次完整闭环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巡查发现,探头动态监测若发现疑似耕地违法的行为,也会进行机审初筛核实后下发到村,由村级田长安排巡查员去现场进行核查、处置,再上报结果,快速完成办结闭环。截至目前,於潜镇已处理巡查发现问题1个,铁塔探头发现疑似问题13个。

下一阶段,於潜镇将继续优化“一网一长一田一员”的“田长制”精密管理网格,加强“人防+技防”,精准、动态管好耕地资源“一本账”,以实际行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资料:於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