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最早是由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提出的,在一次百度大型活动上,李彦宏在和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时,第一次用了“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李彦宏最开始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是这样的:“以后经营企业,我们就要用上互联网思维,可能你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互联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你的思维方式却一定要与互联网的方式相符。互联网在中国虽然不如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得快,但现在互联网思维这种观念已经渐渐地被各行各业的人所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思维真正在各大行业崛起,还要追溯到QQ教父马化腾在2013年11月10日举行的腾讯WE大会的演讲,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免费思维等有关互联网的思维开始全面地渗透进各行各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思维是与工业化思维相对而言的,一种技术要从工具属性和应用层面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会经历很长的时间。比如珍妮纺纱机从一项新技术到改变整个纺织行业,到后来被定义为工业革命的开始,再到影响了东西方国家的经济格局,其中的跨度至少需要几十年,但互联网思维却以很快的速度改变了整个商业圈,这与互联网本身的性质是分不开的,那就是快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网思维是商业民主化的思维,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用三个“大规模”就可以概括,即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大规模传播,这三大就是被工业化时代企业奉为圭臬的“圣三位一体”。工业化时代的核心是资源和产品,但对于互联网时代来说已经发生了逆天的改变。现在的产品更多的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曾经的渠道垄断在现在已很难实现。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过去让人头痛不已的媒介垄断已被互联网思维打破了,广大的消费者同时成为了媒介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传统工业化的基础结构瓦解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利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消费者主权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思维是用户至上的思维。虽然传统企业也提倡用户至上,以产品为王,但是他们这种口号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标榜,或是出于企业主的道德自律。但在互联网时代,在这消费者主权的潮流中,用户至上已经成为一种必须遵循的原则,企业要真真正正地去做到讨好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