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最后的血案

2000年12月31日,21世纪的第一个新年即将到来,平日忙碌不已的人们正准备享受新年假期,到处都洋溢着轻松的气氛。

一位住在东京都世田谷区的老妇人正打算在这天上午拜访住在隔壁的女儿一家。

上午10点55分,老人一边拿出备用钥匙开门,一边在心里感到奇怪:为什么女儿家的电话无法接通?即使是全家出去玩了,电话也应该要响吧。

她不知道的是,这桩千禧年的最后一幕惨剧,正在门后等着她开启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害的宫泽家族与悬赏海报

警方很快接获命案通报,在东京都世田谷区上祖师谷三丁目居住的宫泽一家四口竟在新年前一晚惨遭灭门。44岁的户主、41岁的户主之妻、两人分别8岁和6岁的女儿与儿子,全都在昨夜凌晨时分左右于自家被暴力杀害。

宫泽家户主的尸体倒卧在通往2楼的阶梯下方,他的妻子与长女在通往阁楼(位于3楼)的阶梯上被发现,儿子则在2楼房间内身亡。

发现者是宫泽太太的母亲,这整起事件对她而言想必是一场可怕的恶梦。

根据警方的现场重建调查,凶手应该是于12月30日晚间11点30分左右,从宫泽家2楼的浴室窗户入侵,然后先到男孩的房间,勒杀了熟睡中的男孩。

觉察屋中有异状的户主上楼查看,而在楼梯间遭凶手以自己携带的柳刃刀刺杀,尽管户主过程中极力抵抗,仍然遭刺多刀而亡。

接着凶手来到3楼阁楼的宫泽母女房间,以损坏的柳刃刀袭击正在熟睡的母女两人。

刺伤母女以后,因为柳刃刀也已损坏,凶手先到楼下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再回到三楼杀害母女。

在这段空档之内,宫泽太太还曾试着为女儿止血,但最终仍是徒然。

凶手回到她们的房间,残暴地刺了两人许多刀,即使两人死亡也没有立刻停手,最终宫泽太太的遗体头部受创过重,几乎无法辨识。

凶手的残暴杀戮,在这新年的最后一夜,夺走了一家四口的性命。

为什么这起恐怖的事件会降临在平凡的宫泽家身上?这个毫无人性的凶手究竟是谁?这是调查人员极力想解答的问题。

从行凶现场遗留的大量线索迹证看来,凶手的残酷程度似是与他的谨慎成反比。儿子遇害的房间内有凶手的鞋印,显示他的走路方式有如行军。

凶手因为受到宫泽先生的反击而受伤,现场留有凶手的血迹,他还使用了屋中的创可贴、毛巾、甚至卫生棉等物品来止血,留下大量指纹。除此之外,凶手还用过宫泽家的厕所,吃了冰箱里的哈密瓜、麦茶与四盒冰淇淋,食用过的盒子则被随意弃置在客厅、浴室和一楼的计算机旁边。

冰箱里的酒则是完全没被碰过,凶手可能没有喝酒习惯。从计算机的使用纪录跟鼠标上的指纹来看,凶手在行凶之后上了几分钟的网,还试着订过“四季剧团”的门票。

调查人员还在现场找到许多属于凶手的物品,包括用来行凶的损坏柳刃刀、沾血的运动上衣、夹克、运动鞋、帽子、香水残迹,以及一个深绿色腰包,里面有不在日本流通的洗涤剂痕迹,以及可能位于南加州的沙土成分等等。

想必这位凶手非常业余才会留下这么多的线索,还都是能够轻易将人定罪的证据,警方应该不用花太长时间调查,就可以尽速掌握嫌犯,将之送上法庭了吧?

然而,这才是最难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宫泽家示意图

重重线索组成的迷宫

尽管调查人员掌握了这么多迹证,他们却毫无头绪,无法锁定嫌犯。首先,谋杀宫泽一家的动机就不明不白。

宫泽家是否与人结过怨、欠过债、泄过密呢?

警方努力地寻找可能的遇害动机,却没有一条可靠的线索能引领警方找到可能的疑犯。

宫泽家似乎是很普通的中产阶级,父亲开了多媒体制作公司,母亲在自家附近经营补习班,两人的工作纪录都没有明显的纠纷或冲突。还是小学生年纪的两个孩子,就更不可能在生活上惹出什么足以灭门的杀身之祸了。

宫泽一家的居住地,因为人口稀缺,2000年只有四户居住,也造成寻找目击证人的困难。

不过,警方倒是找到些许可疑的目击情报,显示宫泽家曾为噪音问题,与附近的玩滑板人士发生过冲突。

宫泽家也在遇害前几天,抱怨过“最近有一台车一直停在家对面”;有几位目击者表示在那几天内,看过一位年约40岁(也有证言表示是35到40岁左右)的男子常在附近徘徊,其中一人看见他戴的帽子,与行凶现场发现的极为相似,只是无法确定就是同一顶帽子。

此外,在案发之后的12月31日下午5点26分,有人在一班前往东武日光站的列车上,目击一位右手受伤的30岁男子。男子在站内医务室接受治疗,不过无人知晓他受伤的原因或其身份。

这个人是否就是在逃的灭门凶手呢?也许。但即使他是,这条线索也随即消失在车站的茫茫人海中了。

既然从被害者生前的活动与目击情报,皆难以寻找缉凶方向,那么从现场遗留的血液、指纹、物品等迹证鉴识会不会比较有希望呢?

从血液鉴定可以得知凶手血型为A型,比较特别的是,凶手的DNA父系为亚洲血统,母系则有南欧人血统,而且是近代遗传的机率很高。

这个发现使得警方得以向国际刑警寻求协助,并且朝着“嫌犯可能是外国人或有外国血统”的方向侦办。

尽管如此,本案所掌握的证据并不足以断定凶手的国籍、人种、或外貌特征,调查人员仍不能排除日本人的犯罪嫌疑,疑凶范围依然无法顺利缩小。

尽管凶手留下十几枚指纹,特征明显到足以比对,然而警方遍寻犯罪纪录资料却无法找到相符者。至于现场遗留的物品,则多半是大量生产的商品,难以追踪购买流程或生产源头。

乍看之下,凶手在宫泽家遗留下大量线索,还悠哉地饮食、上网,好像是个漫不经心的人,理应尽早逮捕归案。但这些迹证几乎都无法追踪,由线索建构出的凶嫌面目也依然模糊,甚至有人怀疑凶手是刻意放出某些线索,故布疑阵引开警方注意。

这起看似残暴又混乱的凶杀案,难道背后隐藏了如此细腻的心思?

直至今日,日本警方仍然没有放弃侦办世田谷一家杀害事件,渴求着那越来越渺茫的一线曙光。

这起命案中展现的疯狂暴力与缜密谋划,能结合这两种特质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能在行凶之后,还在案发现场待上好几小时,其心理肯定偏离一般常人了。

而再一想到这样的人,在今天还很可能在人群中活动,过着貌似平凡的生活,就不禁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