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并列式写作结果,开头点题,中间列举三个案例点题人是劝不醒的,没有主次之分,结尾总结,再次点题

第一步:拆标题:人是劝不醒的,只能痛醒

标题说到了多少人的心里了,自己曾经也是不听劝,到最后吃了很多亏,真的痛过了才醒悟了。这是多少人的切身感受。用了“跟我有关”,“对我有用”、“挑动情绪”、“替我说话”的写作手法

第二步:拆开头:

用了承上标题,开启下文的手法,引用网上的话再次点题,对人是不想改变的,只有痛醒,引发读者的共鸣。

第三步:行为逻辑:

发生了什么:不好好读书,受尽了生活的苦,又重新开始上学,考上大学的例子

为什么这样:以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开始“经历什么才明白学业的重要性”,接着给出答案,一问一答式。怎么劝都没有用,只有自己痛醒;列举了徐孟南的例子,高考考卷交0份,到社会去打工,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受尽了生活的苦,最后又重复校园,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如何避免:点题,再次说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苦相对生活的苦还是很少的,只有经历了生活的苦,才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发生了什么:再次点题人只有痛醒,否则是教不会的

为什么这样:”龙漕沟“是一个未开发的景区,竖立着多个警示牌,还有铁丝网围着。还是有人进入,在山洪到来之前,景区的工作人员劝人快点离开,还是都不当一回事,等山洪真的来了,跑不了,才知道痛,7个人直接被夺走了性命,这是多么痛的教训。

如何避免:点题,安全无小事,遵守规则遵守秩序,尊重生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发生了什么:有些人年轻时拼命加班,熬夜,等真的大病一场时,才知道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为什么这样:节目中明星李冰冰爆料,自己经历过一场大病,之后就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以前的,在接工作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身体。说明经过ICU的人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去过医院、火葬场的人会更珍惜自己的身体。再举例知名博主连续十年熬夜,心脏亮起了红灯,才开始戒掉熬夜,让生活规律。

如何避免:人是不听劝的,只有大病一场,才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生命只有一次,珍爱自己的身体,珍爱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步:拆结尾

结尾讲了一个佛家的故事,解脱年轻人失恋的痛苦,只有感觉到痛了,才会选择放手。只有感同身受,只有痛才可以。再次点题,给出答案:只有南墙、栽跟头、弯路才是劝自己最好的方式,疼痛是自己改变最好的老师。

思考SCQA结构模型

S(背景):人是不听劝的,只有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

C(冲突):列举三个案例,人不听劝,带来的痛苦,最后改变改变

Q(问题):人为什么不听劝说,只有等到痛了以后,才会听劝

A(答案):疼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痛过了才知道珍惜

本文金句:

作家蒋勋曾说:“人总是要经历一些让他们深觉不安的、值得忏悔的或者后悔的事,才会回头想想自己的选择究竟如何。”

可等到真正步入社会了才明白,不读书的人生才是最苦的

读书是普通人逆袭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容易走的那条路。

人教人是永远教不会的,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安全无小事,千万不要等到危险来临时,才懂得要遵守规则

直到生一场大病、住一次ICU,才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有多么重要。听过一句扎心的话:“这世上有两个地方能教会人珍惜生命,一个是医院,一个是火葬场。”

在这个世界上,最不能透支的是身体,最无法挥霍的是健康。

只有针扎在自己身上,才会知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