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财政发行2700亿人民币特种国债,用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1999年,迅速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四大国有银行1.5万亿人民币的坏账。

1998年~2005年,中国共计投入3.5万亿人民币进入中国银行业。

这笔钱相当于2005年中国经济GDP的1/5。

对老一辈来说。

97、98年,成了一代人命运的分水岭。

我们没有切身经历过。我们很难体会到,但也有一部分80后,因为98年,改变了这个“工二代”的命运。

那一年,因为市场化,一些“国字辈”企业亏损资不抵债,为了减轻负担进行破产重组改革。效益一般的企业,通过减员,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效益都是常规操作。

另一方面,国企合并重组后出现了一大批的央企,有人抓住了这些机会,有人被狠狠地摔在的旧时代。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用来形容经济,似乎也不过分。

30年后,随着“房住不炒”的号角声拉响,民企开发开始纷纷倒下,陷入各自的债务问题无法自拔。

为了“稳定”市场,城投开始从“土地”介入,确保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稳步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城投的决策不一定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城投除了银行的资金,还有“发债”的权限。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城投的资金,更像是“永续债”。

也因为这样的“永续”,城投公司的决策也就更加“用力”,特别是地方遭遇困难的时候。一些专项的资金,也从城投公司开始“乾坤大挪移”。

因此,城投公司的经营情况,很难被真正体现。

此外,地方为了确保口罩运动的全线胜利。在资金运用上的倾向也不一样。这样一来,本就用来“运转”的资金,又用来购买“口罩”。

土地财政失灵,财政盈余不乐观,专项资金一直出。谁也兜不住这样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个月开会,说有一个镇,人口26万,常驻8000人。

其中6000人是编制内或者临时工。收入2600万,支出8个亿。

除了城投公司,地方,也正面临30年的大挑战。

是不是一下子觉得时间回到了98年。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山西河曲县的改革。

缩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事实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乐观。

地方的操作,还是会企图在“表面缩编”的边缘摩擦。

首先,裁掉的空编制;其次,保持规模,等老同志退休;最后,停止大规模招新,老同志腾出来编制,再招新同志。你看这个操作里,谁被裁撤了。

没到最后一刻。

没有人会真的“裁掉自己”。

但我们也不用太担忧,因为,下一轮的调整,是新版的“合村并镇”。

村与村的合并,镇与镇的合并,撤县设区等等,都将成为新一轮的改革。

没办法,难啃的硬骨头,都是“老骨头”。

对国内很多大企业来说,二代们,都已经上场了。

体制内的年轻化,不会太远。

但是,这也意味着,压力给到了年轻一辈。

经济是,地产是,财政,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