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延安,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尤其是朱德、彭德怀、贺龙这样的军事指挥员,毛泽东的战争策略是对的:中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要建立敌后根据地、坚持游击战。

而在一年前,没多少人支持他的想法。大家认为游击战打击不了日本人,是一种怯战的表现,要正面和日军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经过几场血战,即便平型关大捷取得了胜利,但八路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让朱德、彭德怀这样的高级指挥员认识到八路军和日本的装备没法比,硬拼毫无胜算。

事实验证了毛泽东战争策略是正确的。他赢得了一线军事指挥员们的尊敬。

面对着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战绩,蒋介石心里肯定会想,为什么自己手下没有毛泽东这样的人?到底哪点比不上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的战争策略、军事指挥都无人匹敌。

相反,国民党高级将领里不乏上过军校的,比如陈诚、顾祝同、薛岳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还有很多人是出国留洋的,何应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论军事理论,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写出好几本军事理论专著。论军事指挥能力,他们也是经历过战火检验,打败各路北洋军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他们就是无法战胜毛泽东。

为什么?

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是哲学家

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犯,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任人宰割。中国人就探索了很多方法救亡图存,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大批判。

陈独秀的一番话代表着当时仁人志士的想法: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于此而言保守,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也。

这种想法影响了很多人,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无论在思想、艺术、科学、政治、教育、宗教、哲学、文学上都比中国的好。

所以国民党高级将领们在军校求学时,他们所学的是西方的那一套军事理论。这种作战策略追求决战决胜,正面真刀真枪拼杀,是从骑士时代流传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身处裂变时代,毛泽东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主张全盘西化,盲目崇拜西方的任何东西。

他反而更喜欢读中国古典书籍《二十四史》《孙子兵法》等,但也不排斥接受西方的军事理论,在延安时他就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推崇不已。他将两种军事理论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指挥过很多次精彩的战役,都能看出《孙子兵法》的影子,不与敌人硬碰硬,避开他们的锋芒,研究对方的实力及弱点,耐心等待最佳战机,当出现敌人暴露了他们的弱点,立刻调兵遣将,对敌人进行无情打击。无论是反围剿,还是长征四渡赤水,都是如此。

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不能局限于罗列经验现象,而忽视战争整体的内在联系;或者只凭个别经验便推导出一个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脱离作战实际。军事家们应有哲学头脑,不能把没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拼凑成整体,更不能拘泥于细节,小题大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点上看,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也是一个哲学家。显然毛泽东做到了,他会从全局考虑,比较长远和短期的优劣势,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用时间积累相对优势,顺势而为。而国民党高级将领们只局限在战争的经验现象里,谋一时,谋一城得失。

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会“自己走路”

毛泽东有一大爱好就是亲自做调研

这是青年时期就养成的习惯。当16岁的毛泽东挑着扁担离开故乡韶山时,他就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一直在中国版图上旅行。

当时北京、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各种思潮在此碰撞,青年人之间流行着出国留学的风气,毛泽东对邀请他一同去国外留学的长沙朋友说:“我觉得我对我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不够,把我的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这里面一部分原因是资金不足,无法支撑所有人出国留学,但毛泽东说的话也确实他心里所想。

从后面看,出国留学的那一批人回国后,带回了新思想,新斗争手段,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可是他们没有毛泽东那样了解自己的国家,也因此跌了不少跟头。

同时期国民党那些军事将领们也是如此,他们没有像毛泽东那样,一步一个脚印丈量这片土地,了解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遵循着精英发展路线,随着地位的上升,他们的官衔越来越高,享受的待遇越来越好了。住房有别墅,出行有轿车,他们离士兵很远,离战场也很远。

他们会在专用的作战室里看着地图,听取下属的汇报,然而这种层层汇报过滤掉多少信息,他们是不知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认为要赢得战争,需要更好的装备,更多的粮食,打仗依靠的是士兵,而不懂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在长期的战斗中,毛泽东每到一处就会思考总结。1930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江西会昌到达寻乌。

趁着部队到附近各县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的时机,他开始着手调查寻乌城的商业,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写下一篇《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为后来制定灵活的土地政策打下了基础。

所以为何后来八路军能够在敌后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地,解放战争老百姓推着小轮车帮解放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民站在谁的那边,谁就能打胜仗。这就是毛泽东说的“兵民乃胜利之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的胜利,来自他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来自他对中国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是思想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实践家,所以他才能够比同时代的人更快地切中时代的关键,在战场上挥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