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地处德州最南端,是德州面积最大的县,与省会济南相邻,有“济南后花园”之称。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盛地,春秋时是齐国名相晏婴的封地,在康熙、乾隆南巡诗词,清末文学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均提及过此地。

县域拥有63.4公里的黄河廊道、万亩林海、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是德州唯一的沿黄县,被誉为“黄河水乡”。

该县矿产资源丰富,地下富含煤、铁矿、温泉、富锶矿泉水等,煤炭已探明储量62亿吨,温泉覆盖县境85%。

此县便是齐河

齐河故事
相传,明万历后期,黄河经常决口,当地乡民倪伦为人善良,擅长骑马射箭且扶困济贫,为除水患,他找到县衙,县官说河可以修,但是需要占用多户良田,并非小事一件,后经倪伦两个月的游说,得到乡民们一致拥护,最终在杨家坡段庄大洼边上,由县官主持河道挖河放线仪式。

县官有意刁难倪伦,问倪伦:“听说你射箭不错,这样吧,你的箭射多远这条河就修多长。”倪伦急中生智,骑上他的马,带上他的弓,对县官的要求欣然应允,只见倪伦上马后只拉弓不射箭,他把马一打,快马加鞭沿着河道放线的方向奔驰起来,眼看快到大黄乡了,离徒骇河不远了才松手,一松手箭就落到了徒骇河的河边上。

县官被倪伦的聪慧与真诚所感动,批准了这条河,自倪伦拉开弓的地方为始,箭簇落地点为止,后人称倪伦河,如此倪伦河便与徒骇河相通了,每年夏秋杨家坡大洼的积水,就通过倪伦河泄到了徒骇河,汇流入海。

齐河名人
春秋齐国相国晏婴,高密人,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辅佐齐国在春秋时期成为非常强大的国家,其谦恭下士,廉洁奉公,深得齐人爱戴,亦备受后世统治者的崇敬。

晏婴受封于晏,就是今天的齐河,县政府驻地晏城也是因晏婴而得名,在百姓心目中,晏婴是一个贤者的形象,特别是在他退休后,还把食邑晏城归还给了国家,归还的过程一波三折,令人赞叹。

齐河当地人为纪念晏婴,在晏城建有晏婴祠、晏公庙,岁时祭奉,城中原有晏婴宅,宅旁有一口称“晏婴井”的金华古井。汉代文学家刘向亦著有记述晏婴思想、言行和事迹的《晏子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齐河风光
齐河的诗和远方无疑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赋予了齐河生机与灵气,无论是大清河上的大清桥,还是黄河边上的南坦险工,都是齐河历史文化之大观。

齐河黄河水利风景区依托黄河南坦险工而建, 属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面积达18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境内黄河蜿蜒曲折,形成了“二级悬河”的天下奇观,让人产生“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遐想。

景区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堤防巍峨、坝岸雄伟,享有“水上长城”之美誉,黄河落日、千里冰封及开河奇观等更是远近闻名。

齐河非遗
黑陶,是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出现的一项陶艺技术,在齐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有大量的黑陶出土,齐河是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国黑陶研究所、中国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均设于此。

齐河黑陶选用黄河古道河床下纯净细腻的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等数十道工艺,采用独特的 “封窑熏烟渗碳”法烧制而成,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被中外史学家称为 “原始文化的瑰宝”。

齐河现代黑陶产业启动于1987年,作品借鉴了原始彩陶的活泼图案,商周青铜时代的古朴美,有秦魂汉魄的气势、唐宋时代的堂皇、元明时期的简朴及当今时代的多彩,生动展现了一块黄河泥的涅槃重生。

齐河古建
孟氏民居位于赵官镇北一村,始建于清代中期,原为镇上望族孟济严家的待客院,民居南北长22米,东西长20米,占地面积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1平方米,院门面南,主体为砖、石、木结构,整个建筑群精巧紧凑。

孟氏发家起于土地经营,清初孟家五大院(南旭升、北旭升、耐升堂、东旭升、济升堂、同升堂)纷纷通过经商来购置土地,清朝雍正年间已有良田800顷,到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孟家人又进军工商业,五大院都有自己的酒店、油坊,彼时的孟氏,家大业兴,门庭显赫。

新中国成立后,规模宏大的孟氏大宅仅剩现在的孟氏民居,作为民俗与建筑文化的现实标本,孟氏民居不仅是研究清代北方民居与生活史的重要资料,更浓缩着孟氏家族的辉煌及孟氏族人投身革命的家国情怀。

你对齐河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山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