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年,赵德昭回到家中,他惶恐不安,自杀身亡。赵光义闻讯,“悲痛万分”,一边扶着赵德昭一边哭泣,直言:“痴儿不至于此。”赵德昭死后,赵光义追封他为魏王。两年后,赵德芳突然病逝,年仅22岁,死因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60年,以抵御契丹南下为由,赵匡胤率20万大军出征。途经陈桥驿时,赵匡胤表演了一场五代十国常见的节目,就是搞“黄袍加身”,很不情愿地穿上龙袍,当上了皇帝。接着,赵匡胤返回开封,逼迫柴宗训孤儿寡母退位,建立宋朝。不过,赵匡胤还是讲武德,他还没伤害柴宗训,而是好吃好喝供奉着,并劝告赵氏子孙善待柴氏家族。赵匡胤皇位得来“不正”,靠欺负孤儿寡母继位,北宋内部自然也不安定,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就觊觎皇位。976年,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驾崩,赵光义继位。此时,赵匡胤在世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6岁,他处境尴尬,惶恐不安。3年后,赵德昭在叔叔赵光义压力下自杀身亡。幸运的是,赵德昭九世孙赵昀成为皇帝,是为宋理宗。赵德昭,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亲是孝惠皇后贺氏,属于嫡子,有继承北宋皇位的资格。根据《宋史》记载,赵德昭为人非常沉稳,他不但办事效率高,还善于领兵作战,有赵匡胤的风格。为了培养赵德昭,赵匡胤赋予他兵权,让他担任一方节度使。要知道,赵匡胤时代,节度使还是有很大权力;赵光义继位后,节度使才是虚职。掌握兵权,父亲宠信有加,又是皇后的儿子,赵德昭理所应当继位。但是,赵匡胤在立嗣问题上不给力,他认为自己还年轻,还能多干十几年,故而没有册封赵德昭为太子。如此,北宋皇位的继承人就有得抢了,弟弟赵光义觊觎皇位,想取而代之。没有储君,赵光义行动起来就方便很多,赵德昭注定要倒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76年,赵匡胤与赵光义饮酒,两人彻夜长谈,商讨如何消灭北汉。突然,房间中传来兵器碰撞声,却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伙只看见有影子在动。不久,赵光义走出房门,告知皇帝驾崩,哥哥临死前将皇位传给自己,这便是北宋史上疑点重重的“烛影斧声”。赵匡胤搞“兄终弟及”,群臣自然不会相信,估计赵光义本人都不信,这不是胡扯吗?原因很简单,赵德昭、赵德芳都已经是成年人,完全有能力继位。尤其是26岁的赵德昭,此人文韬武略,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支持者众多,是皇位的最佳人选。如此,赵光义必须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否则皇位就坐不稳。赵光义打仗不行,但政治权术很强,他编造出“金匮之盟”谎言,说哥哥赵匡胤生前与自己有过协议,赵宋皇位按“兄终弟及”方式传递。赵匡胤死后,自己就是皇帝;本人百年后,皇位就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明知是假的,但宫廷卫兵支持赵光义,且叔叔已经露出杀心,他也不敢反对。一番运作过后,赵光义顺利登基,是为宋太宗,赵德昭则“等待”叔叔驾崩,然后再继位。此时,赵德昭非常憋屈,父亲死因不明,皇位又被叔叔夺走,内心非常地不舒服,却又无可奈何。皇权斗争,有时就是这么残酷,即便是亲情又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位来路不正,赵光义决定以一场军事胜利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堵住反对者的嘴巴,从而坐稳皇位。979年,赵光义御驾亲征北汉,宋军士气高昂,一举攻破太原,灭了北汉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北汉灭亡,赵光义还觉得不过瘾,他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真正统一中原,成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的大帝。攻破太原后,赵光义没有赏赐将士,说是攻入幽州后再赏。如此,宋军将士毫无作战积极性,12万大军在幽州城下被辽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契丹铁骑突袭宋军大营,赵光义驾驭驴车逃走,还被契丹骑兵射中脚跟,狼狈不堪。此时,赵德昭也在军中,他与契丹血战厮杀,成功阻止西路大军溃败。赵光义一路狂奔,与宋军主力失去了联系,赵德昭撤军井然有序,两人反差十分明显。此时,皇帝找不到,宋军士气非常低落,大家便提议拥戴赵德昭为皇帝,主持军政事务。赵光义得到消息,连夜跑回开封,发布皇帝回京消息,赵德昭失去了继位的最佳机会。军队拥戴,但赵光义生死未卜,赵德昭也不敢放手一搏,与皇位擦肩而过,有点可惜了。回到京师后,赵光义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被契丹击败,荣获“车神”称号不说,连皇位都差点丢了,赵光义怎能不恼火呢?如此,赵光义不再赏赐将士,连攻克太原有功的将士也不给封赏,这就引起了广大将士极大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伙不满意,纷纷向赵德昭诉苦,说赵光义不够意思。如此,赵德昭决定为大伙出头,他建议赵光义先赏赐太原之战有功之人,再追究幽州战败之责任,这样才能服众。赵光义更加恼火,直言:“待汝为皇帝,再行赏赐不迟。”言外之意,你想当皇帝就直说,不要绕弯子。赵光义这么一说,赵德昭越想越害怕,回到家中惶恐不安,便自杀身亡。赵光义闻讯,连忙赶来了解情况,他“悲痛万分”,一边扶着赵德昭一边哭泣,直言:“痴儿不至于此。”赵德昭死后,赵光义追封他为魏王。两年后,赵德芳突然病逝,年仅22岁,死因不明。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赵光义的后代几乎都被俘虏,赵构则躲过一劫,是为宋高宗。赵构软弱无能,金兵南下时,他只会一路狂奔,四处躲避追杀,连儿子都在惊吓中死去。更惨的是,赵构在翻云覆雨之时,金兵突然杀到,他因惊吓过度而失去生育能力。没有直系后裔,赵构决定从赵匡胤一脉中物色人选,太祖后裔赵昚成为储君,后登基称帝,是为宋孝宗。皇位传到宁宗赵扩时又出问题了,赵扩的八个儿子都先自己而去,他只能从太祖的另外一脉寻找合适继承人。赵德昭九世孙赵昀得到史弥远支持,登基称帝,是为宋理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24年,赵昀登基称帝,时隔245年,皇位回到赵德昭一脉。1234年,宋理宗派名将孟珙攻打蔡州,联手蒙古灭了金国,收复中原多座城池,一度中兴了宋朝。参考书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