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特殊的境遇,使他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曹家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持续了六十多年。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曹雪芹的幼年生活衣食无忧,其实何止是衣食无忧?从红楼梦中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描写上就可以看出,曹雪芹享受过那样食不厌精的生活。如果他的生活中没有这种体验,就不会写得如此细致详实。然而因为朝代更迭,失去庇护的曹家获罪之后,生活一落千丈,曹雪芹后来只能是粗茶淡饭,甚至到了“举家食粥”的地步。

他目睹了家庭由兴到衰的过程,他深刻的体验过人情冷暖,在他的内心积压了太多的压抑与愤懑,他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这也造就了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诞生,通读全书,您认为在曹雪芹内心深处,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我们很多人对红楼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毕竟这是一条主要的线索,林黛玉贾宝玉在书中也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薛宝钗出闺阁行大礼,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让很多人为之动容。其次印象深刻的就是贾府贾宝玉被抄家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贾府的衰败也是红楼梦的一个线索,让我们深刻的感知世事难料。

曹雪芹也有一个情投意合的表妹,两小无猜,最终没能在一起。曹雪芹的家族生活也像贾宝玉一样经历了由盛到衰,惨遭抄家的结局,那么这种感情上的失落,生活上的变故,是不是曹雪芹内心深处最大的遗憾呢?我看未必,我们要注意到开篇作者在强调什么?他的失意是通过这两条线索来展现的,他希望有人能读懂他的内心,故而有了那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叹。

在小说的开头,他是通过一个“女娲补天”的石头写起,一共有三万六千零一块石头,都去补天,只有一块不能用。如果一直废弃在那里也就算了,但是这块石头“经锻炼以后”变得通了灵性,见“众石俱能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因为没有材,选不上,就“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里写到这个石头,因为不能补天,内心是羞惭的。

所谓补天,就是指男子汉安邦定国成就大事业的意思。能够补天的众石,应该是曹雪芹的祖上尤其是曹寅。他当时担任江宁织造,对康熙是“图效犬马,仰报高厚于万一耳”,江南织造和巡盐,都是供应朝廷巨额银两,从财力和经济支持了清朝的统治和军备开支,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观察和报告当地的民情,稳定了当时的局面。曹寅可以说是补天式的人物,对社会对经济都起了进步作用。

曹雪芹嘉许其先辈的补天,但是那只是过往,到了分崩离析的阶段,他自己没有能力去补天,这是他的遗憾,他也借探春的口说出“但凡我是个男人,我早就做一番大事业去”。

曹雪芹如果想做大事业,已经没有别的途径了,只能是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只有这样才能被选拔到朝廷,为之重用。

从红楼梦的内容看,曹雪芹是个天才,诗词歌赋,学富五车,可以说是个杂家。哲学,医学,建筑,美食,纺织什么都懂得,但是他没有系统的科举考试训练,科举考试必有的那些《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他也没有熟练,这就和贾宝玉有点相似,只读自己喜欢的书,封建正统的文字训练没有经历过,这给他的考试造成困难。

尤其是曹雪芹的家族,被抄家、治罪,家产入官。同时家族的旗籍也被取消,这样的重罪之后,是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的,如果曹雪芹能参加科考、中个举人,也不会“举家食粥酒常赊”。曹雪芹是受到了祖上的“株连”,他开篇中写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一诗,脂砚斋曾经做过批注: “书之本旨”。

如果不是不得已,谁又愿意半生潦倒呢,曹雪芹命运如此,家族出身是他的瑕疵。既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那么可以安心地种田,做功,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然而他又是一个读书之人,这些还做不来,只能是感慨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调侃自己“堂堂须眉,不若彼裙钗”,实在是惭愧。他将自己的遗憾,自己的才学寄托在文字中,“不得有此一部鬼话”。

他把红楼梦称之为“满纸荒唐言”的鬼话, 他以自己家族和本人经历为原型,塑造了贾宝玉这个形象,贾宝玉经过艺术加工,在博学杂家的基础上成了抵触读正经书,走仕途的典型。这是曹雪芹内心的痛,他让贾宝玉主动拒绝这些,来弥补自己被剥夺的遗憾。

他花十年的时间去写,去逐字逐句地推敲琢磨修改红楼梦,却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才华用在“考取功名”上,实在是因为他没有那个机会。他的心情其实是复杂的,他借小说,借贾宝玉嘲讽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