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颍淮】第44期

作者:张华东

(本栏目每周五下午4点推出)

清代淮颍大地区域书风的基本成形

作为颍州,地处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于淮河和黄河之间,紧依淮河,颍河、泉河穿流而过,历史上长期处于南北交争,频繁的战事及政治冲撞,故而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中州锁钥”、“襟带长淮,控扼陈蔡”之誉,因与中原接壤,故而又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上,颍州区域也多次的变化整合,南北朝时期,于北魏孝昌三年(527)设立颍州,北周大象元年(579)设置亳州,颍州和亳州时分时合,故亳州文化特征和区域文化是紧密相连相融的。谈到颍淮大地的区域书风,必将同时提出这是一个无法分开的文化现象,因为颍州区域文化特点,是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同时,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也一直浸淫着颍淮大地。颍州、亳州属于淮河较大支流的颍河、涡河流域,共同孕育了一方文化,也就形成了具有典型的区域文化特色的颍淮文化现象,这也是颍、亳文化所共有的文化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张思浚 书法

特别在清代,就书法艺术来讲,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虽然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也是汉族文化传统及其形式在王朝更替时期中的社会巨大变革,但汉文化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他依然以汉文化统治中国,所以,虽然清代以少数民族统治,汉文化依然在很健康的延续和发展。

就清代的颍州地区书法艺术,有很好的传承发展,颍淮区域性的书法风格也逐渐形成。这种区域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其地理位置和环境有关,这也正是区域文化所影响的。由于这个区域的文化现象,也产生出了有代表性的书法人物,所以清代的颍州地区书法名家众多,雍正以前的代表人物有张大同、刘体仁、吴楚奇、张思浚、张思洽等人,到了乾隆、嘉庆时期,这也是颍州书法最鼎盛时期,这也出现了以梁巘为代表人物的颍淮书风的执旗人。

清初的张大同(?—1635),字同甫,号瑶沛,为明末兵部尚书张鹤鸣之子。颍州人,工诗文,著有《匏子集》,尤善书法,笔法镕铸古人。“转运遒逸,神韵具是”、“独具匠心,极臻其好”,风格受祝允明的影响。

清初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刘体仁,“身践华要,名重一时”、“与海内诸名贤为文酒会”,所以说刘体仁在当时影响较大。

刘体仁(1624—1684),字公勇,号蒲庵,颍州薛集刘寨人,清代诗人,书画家,少时聪颖,“就傅经史,一览成诵”。顺治12年(1655)考中进士,官刑部主事、吏部郎中,上任不久,因碰上一桩冤案,拒绝抚军贿赂,仗侠执义,故难为官,所以辞官归故里,为官只三年时间。由于他爱与诸名贤为文酒会,所以与王士祯、汪琬、顾炎武、黄黎洲等文人侠士交往过从,并于孙奇峰问学,与收藏鉴赏家孔承泽、梁清标友善。

刘体仁辞官归里后,过了一段隐居式的田园生活,后踏上出游之路。从秦淮河到黄河,感受秦淮的风雅,黄河的气势。从苏门山到华山,去领略山川的雄奇与壮阔。此间,游山水之情更激发其创作灵感,常咏诗于名胜,作画于林泉。诗文并茂,故有“凡一笔出,四方人竞传诵之”。他著书颇丰,有《七颂堂诗集》、《七颂堂词绎》、《七颂堂识小录》等。他的山水画萧疏旷远,寄兴天真。其书法在当时受人宝之,特别尺牍手扎,甚为收藏家看重。

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卷四中云:“故友吏部公勇体仁尺牍、题跋,风采不减苏黄。往与余复最多,令并佚失,偶从蠹简中得其小札一通,书法、言语皆可宝玩。”我们看到刘体仁的书法作品,能感受到清秀,并有中和之美,有一种恬静的自然状态,其用墨干净隽朗,受董其昌书风的影响较深。所以,当我们欣赏刘体仁书法,特别是尺牍,平淡秀雅,笔工精到,始终保持正锋,给人以飘逸空灵之感。关于刘体仁的书画艺术,清《国朝画征录》、《图绘宝鉴续纂》、《列朝诗集小传》、《居易集》、《清画家诗吏》、《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均有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徐广缙 书法

清代的颍州书法,到了乾隆、嘉庆时期,以梁巘为代表的书法家,形成了区域书风的执旗人。

梁巘(1726—1784),字闻山,号松斋,亳州人,乾隆27年举人,官至湖北巴东知县。因为明代颍州、亳州等属凤阳府,到了清代的雍正十一年(1733)分寿州地置凤台县,仍属凤阳府,雍正十三年(1735)分凤阳府升颍州为颍州府,此时,亳州被颍州府所辖。颍州、亳州又同在淮河支流,其文化受淮河文化影响,而梁巘就长期生活于这个区域之内,其书法艺术造诣之高,影响之大,名冠一时,故时有“无梁不成家”和“无梁不富”之誉,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称其书法为能品,与当时的梁同书并称“南北二梁”,与梁同书、梁同治并称为“三梁”,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由此可以看到,梁巘在当时声名显赫,并且有专著《承晋斋积闻录》,所以说,他对颍淮书风的影响是很大的。

由于梁巘只是乾隆年间的一个举人,后来只出任湖北巴东小小的知县,梁巘在任巴东知县时,为官清正廉洁且耻于逢迎拍马,于是得罪了一些权贵,故在他任巴东知县不久,便辞官到寿春循理书院开始以书法授徒。后又辞去寿春循理书院,而回到他自己的故乡亳州,潜心研究书法,并致力于书法理论的研究,他将理论研究与书法实践相结合,写出了大量的书法研究及指导性的文章,他从多方位的论述书法实践,撰有“古今法帖论”、 “名人书法论”、“执笔论”、“学书论”、“砚论”、“印章论”等并将这些理论总结,结集为《承晋斋积闻录》同时还著有《论书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胡大刚 书法

梁巘所著的《论书帖》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力,因为在此论述中他在执笔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其中《执笔歌》“学者欲问学书法,执笔功能一居八,未闻执笔之其传,钟、王学尽徒茫然。一管分为上下中,其字小字靠下拢,行书大字从中执,草书执上始能工。大指中楷死力掐,圆如龙睛中虚发,食指名指上下推,亦须着力和撑插,禁指无用任其闲,手背内坎半朝天,始能沉著坚而实,个半精务悟通玄……”。并且还说:“书学大原在得执笔法,得法虽更临无明人书亦佳,否则日摹钟、王无益也。”可以看出他对执笔之法的重视和自信自己之法。

在当时他以举人之身份应礼部试时,刚刚到京便为人书写屏障,就受到成亲王的称赞,说他:“此人必成大名,只是执笔好,入门正耳。”

由于他名冠当时,为一代书法大家,又不摆架子,且谦逊待人,又乐于助人,所以在寿春循理书院时,邓石如时30岁左右,在寿县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巘,后在梁巘的举荐之下,邓石如去了江宁,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住了八年,后名声大震,响誉书坛。清代的贡生,寿春的萧景云也是梁巘的学生,其人工诗善书,道光元年(1821)举孝兼,并著有《招鹤堂诗文集》。他从寿春回故乡亳州后,人们都把他当作最理想的“乡先生”,争相拜他为师。到了清末阜阳著名的书法家邢璞,书法学梁巘,由于邢璞家境窘迫,靠卖字为生,所以他的好多作品用梁巘落款。

就梁巘的书法风格来看,他还是极力的打破陈腐观念的,在当时康熙、乾隆时期,董(其昌)、赵(孟頫)之风盛行,引领着当时的书坛,天下学业皆以董赵之风为模式。而梁巘还是追求变革的,他则致力于学习和研究李邕,然后追溯二王,于是形成了他的精妍端雅、潇敬虚和的风格,并且行云流水,碑中求骨,怡中得气,错落有致,虚实相生,飘逸自然。

然而梁巘只是一个举人,官至小小的巴东知县,且时间较短,终因三百年来书法家在朝而不在野,故梁巘名不挂朝籍,无非是一个“憔悴老儒”耳,自然也就没有留下大名。但是,二百多年来,梁巘的书法,一直影响着颍州书坛,影响着颍淮大地。所以,他对颍州书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我们研究颍淮书风时,梁巘必将为颍淮书风的一面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梁巘 书法

在颍淮大地,在梁巘以后的嘉、道年间至光绪、宣统间,由于颍州大地的区域性文化氛围的逐渐形成,出现了较多有成就、有影响的书法名家。虽然在风格技艺上没有历史性的突破,但由于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和淮河文化的浸淫,这种具有南方隽逸之风、儒雅之气,同时又兼具北方粗犷的文化区域特征还是能彰显出来的,并且其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稍晚于梁巘的邢颍谷(1797—?),名玙,字鸣玉,清嘉庆年间阜阳的书画名家,颍州人,其一生博览群书,对诗词亦很有研究。特别其行书,在《国朝画征补录》中评价:“笔路生峭,不落前人窠臼”,并且兼及花鸟,著有《颍谷诗草》,与当时的赵椒谷、亓兰谷并称“阜阳三谷”。赵椒谷,名锡藩,颍州人,清嘉庆、道光年间的书画家。一生淡仕世,乐吟咏,尤工隶书,亦善画墨梅。现在阜阳博物馆《为岳飞平冤诏书副本题赞》即为其所书。亓兰谷,名毓珍,字席聘,清道年廪贡生。授直隶州州同,颍州人,其书法楷隶皆精,传略均载民国《阜阳县志续编》。

另外徐广缙、胡大刚、李慎五、宁汝杼、郭桂芳、朱炎昭、王震昌、邢元伟等都是清嘉庆、道光一直到光绪、宣统以来出现的书法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特别与“三谷”同时代的徐广缙(1797—1869),字仲升,一字靖侯,嘉庆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其书法严谨娟秀,雄健潇洒,气韵流畅,结构取势险丰,斜正顾盼有姿,以追求险中求平衡之态,受何绍基书法影响较深。

到了光绪年间,被民国《太和县志》评其为“字盖颍州六属,有笔挥五湖秋之气概”的郭桂芳(1835—1910),字丹君,界首人,曾是光绪五年恩贡,历任县、州教谕,书法师法唐宋碑帖,主攻颜、柳,自成一家,名播汝、颍、寿、项一带。郭氏一生为人纯厚,气量宽宏,跟随他学习者都赞其平易近人,有诲人不倦的品德,故其弟子很多,遍及汝颍。

关于颍淮地区区域性书风的形成,不但与地理文化特征有关,其实与当时的政治也有关,清中叶的乾隆盛世,也是书法艺术繁荣的时代。《中国书法史·清代卷》中载:“清代的书法发展过程,其大势基本是帖学逐渐衰落,碑派迅速崛起并取代帖学。这一力量对比变化的转折点在道光、咸丰之际。雍正以前是明代帖学的延续阶段,书风大致未超出元、明范围;乾、嘉时期,清代帖学达到最高水平,张照、刘墉之名,几与赵孟頫、董其昌不相上下。同时,碑派初兴,在篆、隶书体上已颇具成就。

道、咸以降,帖学盛极而衰,碑派书法取代帖学,大行其道。到清末民初,书法遂成碑派一统天下之势。”所以整个清代,颍州地区的书法艺术,也就是在这种朝代风格的影响下,在具有区域性文化特征的浸淫下,特别是在乾、嘉时期,其风格为帖学和碑派的融合,既有南方之隽秀,又有北方之朴茂,可谓刚柔相济,雄婉互补,这也是颍州区域文化所形成的特征。共同讲好新时代中非故事,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