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远隔重洋,但好望角绝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地理和历史层面的重要意义,使它闻名于世。同样关键的是,它有个寓意美好的名字。

事实上,好望角其名的由来,蕴藏在一段充满艰险的旅程中。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掀开了航海史的新一页,也由此叩响了近代的大门。

彼时的欧洲,迫切寻找通往东方的捷径,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曾多次被穆斯林统治,更是急迫需要以基督之名拓展势力范围,且均处在欧洲大陆边缘,可以在动乱频仍中求得一时宁静,专心向海外扩张。

虽然当时有科学知识的人已认为地球是圆的,但由于测绘技术落后,穿越大西洋抵达印度的航行距离众说纷纭。葡萄牙在测绘方面相对先进,西班牙则相对落后,显然,落后但乐观者会选择激进和冒险的路线。

最后,西班牙王室资助了哥伦布和麦哲伦,前者发现美洲,后者环球航行。而保守的葡萄牙,选择沿海岸向南,抵达好望角,并最终到达真正的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亚士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87年8月,葡萄牙的迪亚士率船队出海探险,几个月后,完全超越了亨利王子在非洲西海岸的航行区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到了第二年2月,船队驶过南纬33度,当迪亚士信心满满地确定新航路已被找到时,他经历了航海生涯里的至暗时刻,狂风裹挟巨浪,船队险些全军覆没。

风浪平静后,幸存船只已来到非洲东海岸,由于物资紧缺,不足以支持继续探险,迪亚士一行只得掉头返回,并结合遭遇,将非洲南端之地命名为“风暴角”

当年年底,葡萄牙国王得知迪亚士成功探险经历后,称赞不已,但认为“风暴角”一名并不吉利,既然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胜利在望,不如叫“好望角”。

两年后,迪亚士再度来到好望角,准备继续向前直到印度,却不幸因惊涛骇浪葬身海底,但达·伽马和后续历史证实了他的观点,好望角确实是航线的转折点,是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望角附近的汹涌海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普遍认为,好望角之所以常有大风大浪,是因为它处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非洲大陆南端,恰好切入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是地球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之一,大体位于南北纬35~65度之间,尤其是南半球的西风带,几乎不受大陆阻挡,因此可以形成一个闭合的圈,并在圈里狂飙突进。

在持续的西风作用下,海洋也相应形成洋流,被称作西风漂流。显然,西风漂流也不受大陆阻挡,同样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圈,和圈里的狂风一道狂飙突进。

于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几乎终年狂风大作、巨浪滔天,称得上是航海家的噩梦。

好望角则更复杂,除了常年受狂暴的西风影响,还时有来自南极的风和浪。同时,海岸线也影响着海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造成紊流和旋转浪

不同方向的力量,或相似方向不同速度的海浪碰撞在一起,便会涌动迸溅。

海面相对和缓的时候,也可能出现突如其来的巨浪,水手们称其为“杀人浪”、“疯狗浪”、“海狗巨浪”。这种难以捉摸的涌浪有时高达15米以上,浪潮交织时,整个海面如同一锅沸腾的开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望角灯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切地说,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后来发现的厄加勒斯角,不过,与好望角相距不远,而好望角已经不单单指一个小岬角了,而成了非洲南端的代名词。

如今,好望角属南非的开普敦管辖,仍然是远洋航线的关键节点,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无法容纳25万吨级以上的船舶,这些庞然大物依旧绕行好望角。

许多年过去了,好望角的狂暴属性未曾改变。现代大型船舶凭借钢铁身躯,能够更为有力地抵抗风浪,但与磅礴的海洋力量相比,仍是一叶扁舟。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好望角附近海域发生海难的船舶多达11艘,原因大多为不良海况。

好望角也是个多雾的地方,这给本就危险的航行平添了更多麻烦,很早之前,岬角上矗立起一座灯塔,为过往船只指引迷津,现已是旅游区的看点之一。

更可怕的是,好望角海域多鲨鱼,每年8月至11月是观赏鲨鱼的最佳时节。如果发生海难而又被迫游泳逃命,有很大的概率葬身鱼腹。

所以,好望角属实为一个好望但不好过的地方。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