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姓邓的女同学表示自己和同班同学许某发生了纠纷,随后被多名男生拿着钢管殴打,诊断结果显示,她的右手中指疑似骨质损伤,邓同学的母亲表示,其中一名男生称自己的舅舅是县公安局的局长,孩子现在天天晚上做噩梦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查,当地公安局的局长、副局长和当事双方没有亲戚关系,关于有老师路过但没有阻止情况,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中。

校园暴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的爸妈或许会觉得,校园暴力离自己的孩子非常遥远,只要孩子听话好好学习就可以,但是数据告诉我们,这些父母太乐观了,早在2017年,我国就发布了《中国校园暴力欺凌调查报告》,该年度,全国检察机关一共批捕了涉嫌校园暴力的嫌疑人1881人,生活中很多受害者胆小不敢发声,施害者年龄太小没有被批捕,所以实际的案件只会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之间的暴力往往是毫无理由的:成绩不够好、长得不好看、身材太胖了、不擅长运动,都有可能让学生被排挤伤害,而施暴的青少年对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缺乏判断意识,往往会给受害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54.5%的案件中,受害者的肢体受伤,斗殴致死的比例为15.2%,导致伤残的比例为6.1%。

这些是可以看见的伤害,看不见的伤害更为严重,无法量化,被霸凌后,受害者会变得敏感、胆小、不自信,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有网友曾爆料,自己在中学时期被校园欺凌一年多,父母发现后转了学,十几年过去了,她考上了英国的名校,有了不错的工作,但看到高个子的短头发女生时,心里边还是会紧张害怕,因为当初霸凌她的人,就是这个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剧《非自然死亡》展现的就是这些被霸凌的孩子,他们无处诉说、无力反抗、无处逃避,最后选择了用自杀来结束痛苦,石原里美扮演的法医说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法医学上看来是自杀,但在我看来,他是被人杀害的。这是法律无法制裁的——名为欺凌的杀人。"

确实如此,让老师和学校严格地管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校园暴力,但是不能根除,老师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伴在学生左右,部分青少年心眼很多,会用各种手段来逃避老师的看管,也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将校园暴力纳入到法律的范畴,给施暴者更为严格的惩罚,才能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恶劣,才能够给家长们警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欺负别人,否则会面临牢狱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一些未满14岁的孩子,仗着自己的年纪小,就为所欲为。上海市的一个10岁男孩诱骗5岁的女童舔自己的下体,女童母亲找到男孩家人时,他们还拒不道歉,称女童是自愿的;13岁的谭某将同学杀死还分尸,仅仅是因为嫉妒同学长得漂亮;大连市一13岁的男孩将堂妹杀死并且抛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布施暴者的照片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这一提议是否还需要商榷,但将校园暴力纳入到法律范畴内,或者是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确实是势在必行,毕竟在网络的影响下,现在一些10多岁的孩子并不单纯,充满了攻击性,甚至会有人故意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