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延续期间,大多都会有一个“中兴”阶段,在衰败时再次焕发生机,延续国祚。例如,“光武中兴”,汉朝都差点灭亡了,但“位面之子”刘秀力挽狂澜,建立东汉,为汉朝续命近200年,堪称史上奇迹。还有“同治中兴”,曾国藩、左宗棠等汉族地主走上前台,为清朝续命半个世纪。太平天国运动,也有一个“中兴”时期,但持续时间很短,仅仅四年而已。太平天国中兴短暂,只是昙花一现,这是为何呢?英王陈玉成之死,意味着太平天国“中兴”只能是个梦,难以延续下去。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6年5月,杨秀清聚集各路兵马,连续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解除了长达3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极盛时期。可惜,好景不长,同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各大实力派自相残杀,2万精锐死于内斗,拜上帝教信仰崩溃,太平天国由盛而衰。衰败之际,洪秀全及时调整战略部署,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力挽狂澜。1858年11月,陈玉成、李秀成联手,击败德兴阿,取得“浦口大捷”,消灭清军万余人。同年12月,陈玉成、李秀成再次联手,歼灭湘军精锐6000余人,取得“三河大捷”。1860年4月,陈玉成、李秀成又一次合作,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南方八旗、绿营两大军团溃败,太平军士气旺盛。与此同时,英法联军在天津登陆,3万八旗铁骑在八里桥溃败,僧格林沁落荒而逃。沙俄帝国虎视眈眈,觊觎东北,清朝是力不从心。如此,太平天国局势大为改观,迎来一个短暂的“中兴时代”,但持续时间太短,陈玉成被杀,中兴之梦也就破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就陷入两线作战之被动局面。东线,对付八旗绿营为主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确保首都安全,稳固战略根本。西线,对付曾国藩、胡林翼湘军,争夺长江中上游,征集天京必备之粮食物资,为首都建立屏障。两线作战,是太平天国战争一大特点,贯穿其始终。杨秀清时代,太平天国就一直寻找突破口,致力于摆脱两线作战之困境,进而夺取战争胜利。可惜,“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死于内斗,太平军没了统一指挥,清军“死灰复燃”,西线、东线同时告急,太平天国再次陷入战略被动,局势不妙。“天京事变”爆发后,太平天国若想继续生存,必须同时守住东线、西线,确保辖区内稳定无事,然后积蓄力量,图谋东山再起。那么,太平天国如何才能守住东线、西线呢?很简单,陈玉成、李秀成团结合作,患难与共,才能无坚不摧,为太平天国续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达开带兵出走后,陈玉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国顶梁柱,他们手握重兵,麾下悍将众多,是清军劲敌。按照分工,陈玉成主管西部战区,以安庆为中兴,与湘军争夺湖北、安徽,稳住长江中上游基地。李秀成主管东部战区,以天京为中心,确保首都安全,对手是“江南大营”,压力相对较小。陈玉成、李秀成团结合作,取得许多胜利,西线、东线同时获得大捷。西线“三河大捷”,湘军6000精锐被消灭,第一悍将李续宾也阵亡沙场,曾国藩、胡林翼湘军元气大伤。东线则是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南方八旗、绿营主力溃败,号称“江南长城”的张国梁落水而亡,清朝在南方没可用的成建制正规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陈玉成、李秀成合作,是太平天国迎来中兴的主要原因。一旦两人关系闹僵,或者失去其中一人,太平天国将无法长期维持局面,失败不可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2年5月,陈玉成在寿州被叛徒苗沛霖诱捕,然后送给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受凌迟处死。临死之前,陈玉成放下狠话:“天国失去了我,江山也留失去了一半”,可谓一语中的。陈玉成敢如此说,自然有其理由。陈玉成被杀,暴露了太平天国一大问题,就是诸侯王之间各自为政,见死不救,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都知道,陈玉成在寿州被诱捕,主要原因是李秀成见死不救,陈玉成走投无路,才去苗沛霖那里“碰运气”,求得一线生机。安庆之战,李秀成不积极,他专心经营江浙,导致陈玉成惨败,其主力军团损失殆尽,被迫退守庐州。清军围困庐州,李秀成则发动第二次东征,夺取江苏、浙江广大地区,却没有派兵去救援庐州。如此,陈玉成处境更加被动,只能去找苗沛霖,结果被诱捕,受凌迟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玉成被杀,洪秀全糟糕的“封地制”是主要原因。“封地制”下,诸侯王互不统属,且都有自己的辖区,他们只关心辖区内之事,而不顾队友死活,李秀成就是典型。没了陈玉成,太平天国西线战场一败涂地,湘军夺取安徽,杀向天京,在雨花台扎下大营。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灭亡太平天国。此时,距陈玉成被杀仅两年而已。就此而言。陈玉成之死,意味着太平天国“中兴之梦”破碎,中兴只是昙花一现。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