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遯。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此即禅宗著名的公案“风幡之议”,时间在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地点为广州法性寺。法性寺,正是如今领衔岭南诸刹的光孝寺。

光孝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以下是当年日本人拍摄的光孝寺老照片,此处精选了22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大雄宝殿前的广东法官学校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大雄殿 191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大雄殿 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大雄殿 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大雄殿 三尊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大雄殿 五祖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碑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碑殿前石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风幡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鼓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伽蓝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六祖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六祖像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六祖瘗发塔 1910年

相传唐高宗时,六祖惠能在菩提树下削发为僧,主持僧法才随即将惠能头发埋入土中,尔后在该处建塔以纪念这位开创禅学南宗流派的大师。塔呈八角形,高6.7米,共7层,每层均有佛龛8个。造型独特,是寺内珍贵的文物之一。

丁福保在《六祖坛经笺注》云:“六祖发塔,在广州光孝寺佛殿后,六祖初剃发时,其徒为藏发于此。盖发冢也。”稽之各灯史、传记、《坛经》等文献,只记印宗法师亲为六祖慧能薙发剃度,而未见有建塔瘗发之事。寺志卷三《古迹志》云: “瘗发塔在菩提树右。唐仪凤元年四月八日法性寺住持僧法才募众建塔在菩提树之右,为六祖瘗发立碑纪之。塔以石基灰砂筑成七层,高二丈”。

据法才撰写的《瘗发塔记》所言:该塔初建成时,“八面严结,腾空七层,端如涌出”。现瘗发塔平面呈八角形,七级,高近八米,仿楼阁式实心砖石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六祖瘗发塔 192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菩提树 六祖瘗发塔 及 六祖像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瘗发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菩提树 六祖瘗发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睡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西铁塔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孝寺 西铁塔 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王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陀罗尼幢

经幢青石造,唐宝历二年(826)建。最下四方座基,每面四角和正中有力士承托,其上为八角幢座。幢身八面,所刻并非唐经幢中最常见的“佛顶尊胜陀罗尼”,而是“大悲咒”,则此唐经幢应称为“大悲陀罗尼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