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面对装备先进且占有人数优势的美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的优点,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这其中,最让人拍手叫好的,当属文登川之战。

“白袍小将”杨成武大大挫败了范佛里特的嚣张气焰。

“疯子”司令范佛里特是个唯火力制胜论者,在他眼里火力压制就是制胜法宝,一番狂轰滥炸之后,再用坦克直接切入,这种打法让我志愿军吃了不少苦头。

但是杨成武在面对美军的坦克部队时丝毫不惧,并放出豪言:一辆坦克都别想过去!

最终三天之内歼敌一万七,让范佛里特见识到了我志愿军的赫赫雄风!

这位美军“疯子”司令范佛里特是何许人也?

杨成武将军是如何化解他的火力压制的?

“范疯子”的“秋季攻势”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中朝联军的英勇作战下,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虽然占据武器装备的优势,却在战争中屡屡受阻,一时间陷入了颓势中。

这样的情势下,1951年7月10日,双方在开城进行了停战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谈判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由于国内的反战情绪高涨,加之在朝鲜战场受阻,美军内部急需要时间来休整军队。

果不其然,在双方谈判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偷偷地休整好了部队,发起了所谓的“秋季攻势”,想要一举击溃中朝联军,将占领区推过“三八线”扭转局面。

所谓的“秋季攻势”,就是利用美军部队的先进武器装备,以密集的火力和绝对的实力,击溃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主意,是美军将领范佛里特提出来的,他在美军的作战会议上,极其自信地保证道:“在合众国军队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中国和朝鲜的军队一定是不堪一击的。”

范佛里特毕业于西点军校,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在美国基本上都是狠人,范佛里特也不例外,他的这个计划可行性非常高。

“秋季攻势”实施伊始,还真的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美军拥有着战场上的制空权,在强大的炮火以及密集的飞机轰炸下,处于东线作战的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随着阵地一个接着一个失守,朝鲜人民军不得不紧急向我志愿军请求援助。

范佛里特这个人,一向奉行所谓的“火力制胜论”,简单来说,就是连冲锋陷阵的士兵都不需要,只需要一直用炮弹轰炸你,把你炸到全军覆没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统计,美军在进攻东线朝鲜人民军时,光是攻打983高地的时候,就在短短的九天内,累计发射了36万发炮弹。这个炮弹轰炸的规模和火力密集度,远远地超出了二战时美军作战的最高水准。

面对这样的打击,朝鲜人民军当然抵抗不住,无奈之下只能向志愿军求援。

志愿军指挥部在研究过后,当即派遣杨成武率领第20兵团,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救援,并且接防了阵地。

我军第20兵团接防了阵地后,也被美军密集的炮火打懵了。

当时的美军,在范佛里特的指挥下,丧心病狂到了什么地步呢?

志愿军构建的每个防御阵地,平均三到五分钟,就会有美军的轰炸机过来轰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密集地轰炸,让杨成武的第二十兵团,在交战之初,就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这可把杨成武气得直咬牙,可是却也拿美军毫无办法。美军不仅武器先进,而且家底厚,炮弹就跟不要钱一样,就好像永远都用不完。

仅仅数日,第20军团坚守的文登川,早已被炮弹毁去了原本的模样。

密集持续的炮弹轰炸后,美军开始用“坦克劈入”的战术,在重型坦克的掩护下,对我军阵地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攻下文登川。

什么是“坦克劈入”呢?具体战法就是每次发动阵地战时,美军都会调动数量不等的坦克,组成了“钢铁装甲群”,这股钢铁洪流就成为了美军的开路先锋。在炮火打击和重型坦克的双重掩护下,美军的步兵跟随其后,随时准备夺取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面对重型坦克开路,只能让战士以血肉之躯,携带炸药包,以牺牲性命为代价摧毁坦克,饶是如此成功率也不高。在美军如此丧心病狂地攻击下,第二十兵团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美军为何会为了东线战场上一个小小的文登川,如此大费周章呢?杨成武的第二十兵团最终是如何扭转局势的呢?

“不让一辆坦克过文登川”

如果我们展开朝鲜地图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文登川在东线战场上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登川位于朝鲜中部金城以东地区,是一条绵延不绝的山岭。而在山岭下的末杨公路,是美军突破整个东线防线的重中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早在美军发动“秋季攻势”之前,杨成武就曾经说过,若是未来发生战争的话,文登川这个意义重大的地方,一定会发生一场恶战。

果然,杨成武的话成为了现实,美国人也不傻,知道文登川意味着什么,所以才不惜下如此血本,要将这一战略要地收入囊中。

在接防文登川之前,第二十兵团便意识到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杨成武在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便提出:

“美国佬的坦克群厉害得很,我们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文登川如果失守了,这对整个东线战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我对你们只有一条指示,美军的一辆坦克都别想通过文登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出杨成武所料,美军果然采用了“坦克劈入”战法,依靠着重型坦克和炮火的优势,对文登川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一开始,二十兵团对于美军的战法,并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对此,杨成武对部队下了死命令:

一定要在美军的坦克部队进攻之前,提前布置好反坦克区,加强防御工事的构建,集中火力打击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

在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之前,集中火力攻击步兵,已经是志愿军最有效的办法了。美军的坦克在攻占阵地时,如果没有步兵的支持,也无法固守阵地,只能无功而返。但即便是如此,战场上的情况,对二十兵团也不容乐观,伤亡数字每天都在成倍地增加。

调整战略,克敌制胜

看着自己的战士,在战场上不断地牺牲,杨成武内心十分焦急,他明白,要是再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应对美军的坦克战,那么文登川的情况就非常危险了。关键时刻,杨成武把大家聚到一起开会,想要集思广益出对付美军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战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说,部队装备的反坦克装备射程不够,美军的坦克跑得又快,根本无法瞄准。还有人说穿甲弹的威力不够,即使打到了美军的坦克上,也无法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下,杨成武对作战的战略做出了调整:

志愿军榴弹炮阵地改变进攻方向,对进入阵地的美军坦克直瞄平射,另外,根据现有的武器,层层密布,构建起一套反坦克火力网。

这个策略,在后面的战斗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美军吃足了苦头,因此榴弹炮平瞄直射的方法,也被人称为“闸止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侦查员,很快就发现了我军战法的改变,急忙向范佛里特汇报。然而,骄傲自大的范佛里特却丝毫没有把这当回事,他轻蔑地说道:

“这些不过都是中国军队的垂死挣扎,在强大的火力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

不过很快,范佛里特就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之前的坦克部队,在火力掩护之下,如入无人之境,志愿军的榴弹炮根本打不中。现在,只要一开到志愿军阵地的腹地内,等待美军坦克的,就是铺天盖地的榴弹炮。

范佛里特不信邪,他不相信,自己引以为傲的战术,就这么轻易地被志愿军破解了。于是,他当即下达命令,让美军的炮兵部队,加强了对志愿军阵地的打击力度,并且投入了更多的坦克和步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杨成武的安排下,“闸止阵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简直埋葬美军坦克的墓地,席卷战场的钢铁洪流,在猛烈的榴弹炮打击下,全都成为了一堆废铁。

随着美军的坦克战术被破解,志愿军的士气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他们怒吼着向前冲锋,将这几日的怒火,全部都撒在了美国佬的身上。有了对付美军坦克的经验后,志愿军战士们打起仗来也愈发的得心应手,还总结出了摧毁美军坦克的一些经验。

“反坦克人数不能太多,最好是三到五个人一组,等坦克最接近自己的时候再发起攻击,这个时候对坦克造成了杀伤是最大的。反坦克武器中,无后坐力炮是最好用的,但是炮弹储存少,一定要在关键的时候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范佛里特引以为傲的“坦克劈入”战术,被志愿军化解。

即便在后来的战斗中,不死心的范佛里特,一再加大炮火和坦克的投入,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这次的文登川战役中,美军已经黔驴技穷。

短短三日的作战中,杨成武所率领的第二十兵团,给予东线美军部队沉重的打击,让范佛里特所谓的“秋季攻势”和“坦克劈入”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在伤亡了1.7万人后,只能丢下那些坦克残骸,仓皇地从文登川撤退。

这次文登川战役,第二十兵团所歼灭的美军数量是创纪录的,当时《人民日报》还专门发文《我军三天歼敌一万七》,报道了这件事,而杨成武将军也做到了他所说的,“不让一辆美军坦克开过文登川。”

文登川战役,之所以能反败为胜,除了志愿军作战勇猛,占据道德制高点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杨成武将军的指挥得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开始陷入不利的状态后,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杨成武将军并没有胆怯,而是召集了将士们,一起商讨应对的办法,并做出了调整,而在其后的排兵布阵中也足见杨将军的军事才能。

这些决策,都在文登川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破解美军坦克战术的关键点。

其实杨成武将军的威名很早就在军中传开了。当年红军长征时,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杨将军身先士卒,得到了毛主席的夸赞,说他“赵子龙,浑身是胆”,民主战士李公朴也曾经称赞他是“白袍小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对杨成武的高度评价,要知道,赵子龙是三国时期武将的典型代表,而“白袍小将”则是唐朝时期的猛将。而文登川一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朝鲜战场的局势,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历史会铭记这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