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雁行横月浦

虹影卧江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2日,我们来到了江夏五里界的狮子山村,寻找万里茶道曾走过的古桥。

每次探访古桥,内心就思绪万千。

常识告诉我,有水的地方,才会有桥。而探访了这么多的古桥后,才发现这结论其实需要修改一下:有人的地方,才会有桥!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起哥建议,应该在中间再加上一句话:富,则造福乡邻!

没错,这个目标指向更为具体,对人行为的要求也更为明确——家、国、梦,才是有志气的人生在不同阶段所该追求的目标。

古人架桥,并不容易,即使一座小桥,也多半需要大户捐赠,村民集资,才能修得起来,这才是,富则造福乡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但凡能修桥,并保存至今的地方,必定曾经人口众多,商业繁盛。

但凡有桥的地方,也一定是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气象。

有桥,就有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古桥所连接的道路,也必定是当地最为宽阔,最为重要的通道。

过了桥,要去往何方,指向是非常明确的。

而如今,我们在探访古桥的时候,却是一片茫然——桥,仍在,路,通往何方?却让人不知所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现在的道路,多与古桥无关——或是为了保护古桥,或是为了更加便捷,大多数古桥,或已成为了断头桥,或已落在荒郊野外,人迹罕至,踪迹难寻。至少,我们所找到的那些古桥,大多数沦为这样的命运。

古桥,真的被现代商业文明所遗弃了吗?

比如狮子山三眼桥,一条坐落在河湖港汊上的桥,古时候是要通往何方,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因为它与现代化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以至于让人怀疑,这座桥是不是修错了?在这里修一座桥,划算吗?值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内心告诉我,当时在这里修桥,肯定是必须的。

如何证实呢?这就得从历史的文献中,去捞取一星半点的碎片了。

来到狮子山三眼桥的现场,也是想找找历史的脚步,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什么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夏五里界镇东南边,有两座小山,一座长一些,远望像一只卧狮;另一座山,圆一些,看起来就像个绣球。

因此,当地人,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狮子山”和“绣球山”。

借助于无人机的眼睛,大致是这个感觉,不知道各位朋友,可否看出“狮子戏耍绣球”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夏36古桥中唯一的三孔石桥,就位于狮子山村。

由于这里位于梁子湖的西北咀,这是通往汉口的经必要道,古时候必定非常繁华。

为什么呢?因为梁子湖作为湖北第二大湖泊,沟通了咸宁、鄂州、黄石等整个东南边的商路,因此,从东南来的商人,多是去往省城、去往汉口,必定选择从最近的西北咀登陆,并继续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子湖的西咀由于深入内陆,风平浪静,天然是个好的港湾,因此被叫做“宁港”。从宁港上岸,可以走古驿道,北通省城;也可以继续走水道,西通鲁湖,这条航道,就是宁港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子山三眼桥,就位于宁港河道上,因此,成为黄金十字路口,很快繁华起来。

当然,这里能够繁荣,与“万里茶道”的生意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里茶道,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持续几个世纪的国际商道,它是丝绸之路的后继,也是一带一路的前身。

这条商道,起源于17世纪,全长1.3万多公里。有资料显示,18世纪,中国砖茶在俄国乃至整个欧洲,培养了固定而庞大的消费群。

关于万里古茶道的发源点,有起源于武夷山下梅村一说,也有起源于赤壁的羊楼洞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无论是哪一说,基本上都会把汉口作为重要的中转渡口。20世纪初,中国茶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汉口输出的茶叶更占国内茶叶出口总量的6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因此成就了“东方茶港”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天的汉口,还有一栋名叫“东方茶港”的大楼,只是已经难以再续昔日的辉煌了。

而江夏的狮子山三眼桥、灵港桥、南桥这一条可水可陆的古商道,正是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港,也是万里茶道的吞吐渡口,货物远销全球。

狮子山三眼桥,是江夏36座古桥中,唯一的一座三孔石桥,能保存至今,已经堪称武汉古桥艺术的精品之作了,因此在桥梁建筑史上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2011年,被武汉市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到达狮子山三眼桥的时候,武汉的天气已经褪去烧烤模式,有些微凉,但天空也不够蓝了,拍照效果差了好多,想必老天爷是故意要让我们拍出古韵的味道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夏区纸坊街宁港社区狮子山村老屋杨湾南部约700米处的宁港湖汊上,我们找到了狮子山三眼桥。这里道路狭窄,桥下的水道也不知所踪,现在只能看到一个鱼塘。

起哥一眼就看出,这个桥是后来修复的,因为四座石狮子长得一模一样,不符合古人造物“逢同则变”的艺术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子山三眼桥全用青条石砌建,间夹有少量的红砂石。东西两端侧面各建有“八”字形的挡水墙护坡,并且建有船形的桥墩作为挡水墙柱,起到分水进孔,减缓水流对桥墩的直接冲击,同时也可保护和稳固桥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桥桥身全长36米,和南桥大小差不多,桥面宽约5米,中孔跨度4.3米,拱顶距水面2.8米,相当于一层楼高,桥下行船完全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狮子山三眼桥的现场,可以看到,三眼桥非常雄伟,对于古人来说,架起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桥,是花了相当气力的。

那么,是谁修了这座桥呢?如起哥所说,乡绅,其实是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富起来的时候,主持造桥修路是基本义务。

因此,富则造福乡邻,可以说,也是古已有之,今人更当勇于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子山村的人大多数姓王,这是自古传下来的。

据狮子山村《王氏宗谱》记载:此桥是清代一位叫王金川的翰林官督办兴建,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其实,这事儿真是值得一做,因为并不需要太大的代价,就能够千古留名!”起哥如此说:“等我们有钱了,力所能及的时候,也考虑修修桥,造福乡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今天的河道两岸的村庄已经不靠这座小桥来连接通行了,为了保护古桥,在桥的另一侧修了一条半圆形的土路,可以绕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三眼古桥也就成了湖面上的一道风景,站在桥上还能看到不远处的高铁飞驰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去三眼桥的路上,起哥看到一个路牌名——“江夏黄”。

我们不理解,江夏黄是什么意思?起哥于是解释说,江夏黄就是江夏黄氏,是个巨大的世家,也是全国最大的黄氏聚集地,这就是所谓的“天下黄氏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

对于江夏黄,还真是源于流长,据说都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的后人。

至今,江夏还有春申君黄歇墓,黄氏大宗祠,我们在路上也看到过春申大公园之类的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着起哥的讲述,我的思绪也在继续纵深: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晋商是万里茶道最大的贡献者之一,楚商、汉商的贡献也不可磨灭,特别是在19世纪,作用更为明显,直接把汉口推上了“东方茶港”、全国三大茶市交易中心的宝座。

所以,我在想:江夏黄氏,是否也参与过万里茶道的商业运营,和促进过东方茶港的兴盛呢?

我不知道,如果有了解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北上俄国的陆运古道生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1905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通车,中蒙间最大的茶叶贸易商号“大盛魁”黯然关张,赤壁羊楼洞的生意也陷入困境,标志着万里茶道这个时代的谢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狮子山三眼桥东西两端的河港也不复存在了,恢复了真正的宁静,但这座桥却保留了下来,并因此让狮子山村成为了历史文化名村。

曾经的繁华喧嚣,是狮子山三眼桥的常态;而今,人烟稀少,甚至不让人来,却成了岁月静好的风景。

狭窄的道路,两车难以并行;没有硬化的路面,晴天扬尘,雨天打滑,不太适宜游人出行;此外,这里也没有足够的吞吐量,供人停车,游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我们在这里问路,停车,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显得不太友好。其实,这也是历史文化名村的体验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以为,对古桥最好的致敬,不是借保护之名,将其束之高阁,而是主动融入现代商业文明,彼此促进,相互融合,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让枯木逢春,您认为呢?

其实,远望三眼桥,风景是非常美的,一桥横卧水中,倒影成碧,颇有一种“雁行横月浦,虹影卧江流”的感觉,景色还是不错的,完全可以与历史文化名村融合,与现代商业文明友好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万里茶道的故事已曲终人散,成群结队的马帮也湮没在历史烟云,清脆悠扬的马铃声也已渐渐远去了……古老的三眼桥,仍在水网密布的河湖港汊之间,见证着万里商路的浮浮沉沉!

策划:大海 菲哥

摄影:泽群 老华 高沣

制图:秋雁 雅楠

审稿:奇奇 玮爷

出品:起哥 张洁 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