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假如,让你穿越等等假设似的问题,会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值得的,可能预见的短期的未来,会不会是自己想要的?

在清华和北大的学生中间,做了一次这样的采访。自己的学校和一个亿之间,你会选择什么?深度和未来,同学们之间自然有自己的衡量,无所谓对错,反正都是假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一名学生,给出了对于生活的另一种思考。什么现实和深度的思考,在真实面前,真的“潇洒”不起来。

韦东奕之后,北大又现“潇洒哥”,关于清华和1个亿句句都是内涵

韦东奕也是在一次北大的采访中,被大家广泛熟知。看起来不修边幅,甚至有点憨憨的气质,和本质的超强大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学生和韦东奕看起来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类型,却仍然成功出圈。在问到为什么选择北大不是清华的时候,也轻描淡写地说,因为是北大先录取自己的。

清华和北大的学生,彼此之前经常相互调侃,互相不服气,但又都拿对方没办法。连撒贝宁在节目中也调侃说,当初对亏是北大,要是清华就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想这样调侃学校的学生,就会绞尽脑汁地尽量想着完美的说辞,谁都不得罪。这名学生的回答就很聪明,谁也不得罪,也不难为自己。

在这不能说是吸粉,但确实是个情商和智商都在线的学生。当同样被问到是选择北大还是选择一个亿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也真的是被内涵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表示自己肯定选择北大,1个亿以后可以赚得到,而且拿到了1个亿也许不知道怎么花。我们先来记住这句话,学生自己有信心赚到1个亿,但却说不知道1个亿怎么花。

接下来当问到他每个月在北大的生活费是多少的时候,学生犹豫一下,说大概3000到5000左右。正常大学生的生活费,基本在每个月1500到2500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的生活费并不高,学校食堂也很便宜,能花3000到5000左右,算是高消费了。之后学生也说着这些钱是不够花的,基本都花在吃饭上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终于知道为什么不要1个亿了

看学生这些回答,是不是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答案,哪里来的吸引力?那我们就要看接下来的采访了,后面问及了学生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很自然地表示家里都是做生意的,我们这时候在回到上面的一个亿的问题,能想到什么?

同学们也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选择1个亿,不单单可以是为了学业和深度,也可以是因为家里根本不缺这一个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打开了另一个认知的缺口,做了普通人太久,都忘了身边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在我们思考是面包重要还是理想重要的时候,有人正在理想的世界里,吃着面包。

就连理想世界的门票,学生也是通过博雅计划进去的,没有参加过高考。这简直就是人生的范本,就好像奶茶妹妹跳集体健美操,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进入名校,不一定都要成为韦神

进入名校的门槛很多,并不单单是高考这一条路,每年保送的学生很多,还有像这名学生通过博雅计划进入的。

现在博雅计划取消了,有强基计划可以要同学们参加。博雅计划实施了5年的时间,占据招生人数的15%,是北大自主的招生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是通过夏令营,暑期课堂或者高中推荐的。有一定的文体类突出处特长,或者科技类等等,另类的突出的人才。

强基计划是按照高考成绩不低于85%的比例,加上综合考核评定结果,最后决定录取的方式。和博雅计划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文化课不是很自信,但是在中上等,自身又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可以考虑报考强基计划。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取得好成绩等等,都可以成为名校的跳板。

通往名校的道路有很多,多尝试多了解打开眼界,是不浪费自己每一分的好方法。也给了很多文化课不是很理想,但是有突出特长的考生一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寄语:

不管是清华还是北大还是1个亿,都是大部分人的人生理想。生活里没有如果,假如等假设性的推断和结果,每一次都是直播似的选择,在看到他人在理想世界吃面包的时候,好好努力,一样走进去来杯咖啡,才是王道。

今日话题:如果要你选,你选择什么?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