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有些人参加工作之后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连阅读的时间都变少了,就更别说提升学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心怀梦想,并且愿意孜孜不倦地追求,最终实现梦想。

网络平台上的一个热搜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说的是一位妈妈考上了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而她的儿子童者也,在2021年考入浙大农学院专业,因此,这位妈妈与自己的儿子成为了校友,媒体亲切地称这位妈妈是自己儿子的“学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妈妈叫陈岚,是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至今已经工作了29年,接近退休了,如果她想清闲一点、舒服一点,完全可以不必再读大学,等待退休即可。

陈岚一直有个大学梦,她也一直没有放弃,只是,她的学习之路被拉得很长。

1993年,她从金华卫校毕业并进入金华市中心医院实习;2002年,参加普通高考,但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换成普通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陈岚工作之余,继续保持学习,在职读完了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成为医院在职员工中第一个考生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历的提升,让陈岚承担的责任也越大,2016年,她成为了医院的主任护士,坚持学习的脚步却并未停下。

2017年,陈岚萌生了读博士的想法,尽管搜索了很多资料,也进行了一定的准备,但第一次申请浙大并没有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失败,让陈岚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为了实现读博这个梦想,她就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比如,雅思成绩考到6.0分以上、发表SCI学术论文......

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年,陈岚先后通过了浙大的初试、复试,顺利拿到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专业是护理学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陈岚读博还是全日制的,为此,她不惜从医院辞职,全力以赴去完成毕业。这种勇气和自信让人钦佩,也让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岚考上浙大博士研究生的经历,几乎让评论区的网友评论一边倒,一位网友说,这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还有的人直言,励志,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在我看来,陈岚已经经历了生活、工作、育儿和衰老的人生百态,但她仍然渴望读大学,渴望读博,拥有冲破年龄界限和实现理想的决心,是一个敢于坚持梦想的人。

这种学习的热情,值得年轻人学习,堪称我们的榜样。很多人都知道“学无止境”,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我所知,除了陈岚实现大学梦之外,今年还有一位大叔和一位阿姨考上了大学,同样让人觉得很励志。

一位是山东的54岁阿姨潘喜梅,成为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一新生,还有一位是湖北52岁的大叔鲁新林,考上了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虽然潘喜梅、鲁新林考上的是大专院校,不能与陈岚考上浙大医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相提并论,但他们对待人生,对自己的要求和学习态度是一致的,就凭这一点,他们就值得我们欣赏和鼓励。

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吃学习的苦,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品尝到了梦想成功的甜味,要我说,生活会偷偷奖赏那些努力的人,但前提是心中有梦,并且愿意为这个梦想付出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工作之后就停止了学习,甚至有人在为要不要学英语吵得不可开交。

如果看到陈岚的求学经历,是不是会有所触动呢?

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工作越来越难找,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在抢教师编制,或者在应聘街道的公务员岗位,这就告诉我们,现在“内卷”得厉害。

好的工作基本上又与学历挂钩,如果我们没有够硬的学历,真的很难与别人竞争。

况且,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我们的知识储备够不够用,能不能跟上这个社会的发展节奏都要打个问号。

如果知识储备停滞不前,认知没有提升,学历也没有提升,即便现在有工作,说句不好听了,还是可能会被企业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出现潘喜梅、鲁新林、陈岚这样的大龄新生,我们不应该认为他们占用了教育资源,相反,应该变成鞭策我们努力的动力和榜样。

请记住一句话,努力了,或许不会有结果,但如果不努力,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梦想。想成为被生活偷偷奖赏的那个人,那就从放弃“躺平”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