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老夏一块吃饭,吃着吃着他就熬不住烟瘾,走到外边去抽烟。

等老夏回来后,我调侃他抽烟这个习惯好多年都戒不掉。

老夏便顺着和我聊起抽烟这个话题,他吐槽说自己办公室一个同事,那哥们开着三四十万的车,家里是个土著拆迁户,也很喜欢抽烟,但是他抽烟又从不买烟,都是天天找别人蹭烟,尤其老夏自己是个烟民,所以蹭的自然总是他。

对于老夏说的情况,我能够理解这种心情,涉及到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关系,有些话还不能说得太绝。

对此,我的看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外表光鲜的人未必买得起烟

说起老夏那个同事,我也想到老家隔壁的一个邻居小刘。

小刘今年三十多岁,从二十出头开始抽烟,也有十几个年头了。

小刘是外地人,入赘到了本地,虽然老婆家条件很好,给他买的车都是奔驰,但作为家中的男人,他却没有财政掌控权。

而且他老婆比较反感小刘经常抽烟,为了强制他戒烟,便采取紧缩经济的政策。平时小刘赚来的工资都得全额上交,只给一些必要的在外交通、吃饭等费用。

若要经常去店里买烟,恐怕还真拿不出那些钱。

于是小刘每次去邻居家参加宴席或者做客,最喜欢的就是别人给他递烟或者送烟,省得自己买,又过嘴瘾。

所以老夏说自己的同事从不买烟,但是却喜欢蹭烟,搞不好也可能是在家中不掌握财政大权或者被反对抽烟,实在没余钱去买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有钱人未必舍得花钱

还有种极端情况,即有的人虽然不缺钱,也买得起好车。但是一旦到了职场环境,贪小便宜,或者占人便宜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我以前也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明明自己很有钱,吃饭从来不请客,只会蹭别人的饭局,公司里慈善捐款了,也不舍得拿出来做好事。

西方故事中有个“葛朗台”,实际上现代职场也有不少类似的“葛朗台”。

所以对这种有钱却总要蹭别人东西的人,我们也需要对他们有个识别与应对。

比如采取“对等交往”的原则,若自己不愿意掏钱,总要让别人掏钱的,那就远离避开,尽量不和对方有金钱方面的交集。

即使在一个办公室也不能因为面子采取纵容的方式,否则对方只会误以为我们是认同他的做法。

甚至也可以向对方去索要蹭烟,让他们也意识到人与人的交往是需要双向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抽烟有害身体,不抽烟就免去了这些烦恼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抽烟总是一件有害身体的事情,同事还比较烧钱。

比如我身边一个朋友,每月工作就三五千,但是抽烟却要花去近千元一月,是他每月支出中非常大的一个项目。

前段时间他们夫妻两人为了买房的事情还发生争执,老婆认为买房了就需要还房贷,经济压力变大,若他还要坚持花钱买烟,就会影响到整体的家庭生活质量。

虽然我明白戒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他老婆说的话其实并没有错。

抽烟对家庭的消耗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还有各种呼吸道、肺部有关的疾病风险。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群最多的一个国家,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抽烟的影响而最终失去了生命,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不负责。

因此我也建议老夏干脆努力去戒烟,至少也得减少抽烟,帮助自己的同时,也打消了同事蹭烟的念头。

何况许多公司都不鼓励员工在公司内的环境中抽烟,严格的直接拿规章制度加以处罚,给领导还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