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们各类农作物的产量也是非常丰富的。古时候种植的都是一些土生土长的作物,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许多外来的农作物也开始出现了。

现在我们很多蔬菜和水果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蔬菜类有黄瓜、玉米、茄子、胡萝卜和辣椒、番茄等;水果类有西瓜、石榴、葡萄、芒果和菠萝等,虽然这些看似很日常的农作物,但都是“舶来品”。

每一种蔬菜瓜果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在整个引进的过程中,它们不断被改良,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样子。在众多的五谷杂粮当中,红薯是排名第一的,那么它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理饥荒

古代人最怕的不是朝廷的苛捐杂税,而是天灾人祸。有些自然规律造成的洪涝或者旱灾等都不是人为可以解决的,再加上那时候生产力低下,如果遇到这些灾害导致颗粒无收,那么农民也只有饿着等死的份儿。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一旦灾害爆发,最重要的便是要解决温饱问题,很多时候哪怕朝廷发粮赈灾也都不一定有用,还是有很多人饿死。

尸体堆积如山的情况下也容易滋生瘟疫,到时候要治理灾难更是难上加难,做皇帝也是最怕遇到这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地区就曾爆发过一次旱灾,百姓种的粮食没有水灌溉都渴死在了田地里,没有了填饱肚子的东西,千里饿殍满地。

正当政府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找到当地的巡抚大人金学曾,让他下令推广种植红薯。但这是一种新品种,金学曾见都没见过,如果大力推广之后依旧种不起来可怎么办呢?

年轻人见他心有疑虑,便说自己可以先行试种,如果可行在全省推广。金学曾答应了下来,年轻人就开始按照一定的方式种植,不多时他种的红薯便硕果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薯口感清甜,不管是生熟都可以吃,还特别管饱,种植简单又特别高产,以此来治理饥荒实为上策。年轻人把红薯给种了出来,金学曾一品尝顿时喜笑颜开,当即下令要在各郡县推广种植。

后来红薯因为其自身的优点,成为了灾区民众的“救命粮食”。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红薯的高产地区,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八千多亩,总产量占据全球的70%左右,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亿吨。红薯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五谷杂粮中最常见的一种。

但是红薯它本不属于中国本土的特产,它是原产于美洲大陆的,红薯在中国能推广种植还得感谢一个人,但至今许多人已经将他遗忘,此人便是被誉为“甘薯之父”的陈振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秘密引进

陈振龙是福建长乐县人士,他的家庭几代都是书香门第,其自小也是饱读诗书,意在考取功名。二十岁那年陈振龙就中了秀才,本来家人希望他继续在科举之路上前行,但他突然对功名利禄产生了厌倦的心理。

他便决定弃文从商,之后跟着一队商人前往菲律宾经商。来到这里,他第一次见到红薯这种农作物。当时的菲律宾被称为“吕松”,红薯是他们很常见的作物。

那么原产于南美洲的红薯为何会成为菲律宾的家常菜呢?据记载当年在西班牙女王的批准之下,哥伦布开始了自己的航海之旅,当他抵达中南美群岛的时候发现了红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吃过后觉得红薯特别美味,于是返程的时候便将其带回了西班牙,并献给了女王。从此红薯就开始在欧洲各地得到推广种植。而菲律宾的红薯是由西班牙的殖民者带过去的。

当时菲律宾已经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他们在当地大力地推广种植红薯,所以才成为了陈振龙眼中看到的景象。红薯耐干旱容易存活且适应性很强,种下一株红薯藤就能产出很多的红薯。

陈振龙尝过红薯后也大为赞赏,这种作物可当蔬菜也可当水果,必要时还能充当主食,因为吃红薯非常饱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到这陈振龙就非常心动,想起家乡受灾时候民众饿肚子的场景,他便有了将红薯藤带回去种植的想法。可是当时西班牙殖民者管得非常严,是不允许私自将种子带回去的,所以陈振龙只能想别的办法。

由于过海关的时候特别严格,所以陈振龙在不被其他人发现的情况下要将红薯藤安全带回中国,就得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方式。后来他想到了将藤缠绕在一条缆绳中,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了。

果然这个方法很有效,他们终于避开了海关的检查,顺利踏上了回国的路程。经过七天七夜的海上航行,陈振龙抵达家乡福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正值当地闹旱灾和饥荒,陈振龙便让他儿子陈经纶找到巡抚金学曾推广种植红薯,终于使得当地平安度过难关。后世的人为了纪念陈振龙父子的功绩,特意在福建乌石山清冷台修建了一所“先薯亭”。

红薯在中国

在历史中,红薯传入中国的途径大概有三种,陈振龙是其中一种,还有两种可能性便是:葡萄牙人将红薯传入缅甸,然后再传入云南;

还有说法是西班牙将红薯传播到越南,在当地经商的两位中国人陈益和林怀兰将红薯藤带回了广东种植并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作物传播的途径是非常多的,但不管是哪一种,红薯对老百姓的作用才是主要的。因为红薯的引进,使得古代历史上千万的老百姓得益于它。

在“先薯亭”的碑文记载中有一句话叫“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意思是灾荒年代靠着红薯许多人得以存活。

清朝乾隆年间红薯在国内的种植范围达到了一亿多亩,他本人也是非常喜欢红薯。当时陈振龙的后裔陈世元在全国大力推广种植红薯,还到北方去试种,结果也非常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红薯非常高产,随便亩产千斤都不在话下,因此引起了乾隆的注意。据说红薯还治好了他多年的便秘,他下令全国推广种植,最终使得产量大大的增加。

现如今红薯的种类已经很多了,有红、白、紫等各种颜色,它们口感也不太一样。根据红薯的功效,还具备了药用价值,它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寻常百姓家餐桌的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