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总是听见有人这么说:“

生活,真的太难了!

为什么难?因为挣不到钱,因为家里事情多,因为工作的压力等等。

社会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人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所以人的安全感越来越缺失。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的原因。

人的一生,真正能够没有压力地、无忧无虑地生活,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年。上学之后,就开始有了读书的压力。再然后,工作,家庭,压力随之加重。

人越长大,就越能够感觉压力的沉重。

而不同的人,抗压能力是不等同的。有的人抗压能力强,属于越挫越勇的那一种,在无论在什么挫折下,都能坚强地挺过去。

而有的人抗压能力弱,一有压力就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这样的人,在压力面前,会变得很脆弱,不堪一击。

其实,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在于个人的心态。

心态好,抗压能力强,生活在他面前,就会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相反,心态不好,抗压能力又差的人,他的天空就经常是乌云密布,生活充满愁云惨淡。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不可能天天都是风和日丽,偶尔也会有雷电风暴。喜欢阳光,但也必须接受风雨的洗礼。就像植物一样,有阳光雨露,才能茁壮成长。

所以,

对于生活所给予的压力,可以失望,但千万不能绝望,更不可以去放弃。

因为风雨之后就会有阳光,这是自然的规律。失望之后也会有希望,这也是自然的规律。

很多时候,人容易失望,是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对生活没有信心。那些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是不容易对生活失望的,因为,他每一天的时间都被自己奋斗向上的理想所充满,自然也没有时间来失望。

人之所以会产生失望的心理,是因为他曾希望过。当希望破灭的时候,人就会产生失望的心理。但往往,

失望与希望是朴互辩证的:有希望,就会有失望;有失望,也会有希望。

茅盾曾过说: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

往往,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是因为人的期待值太高。

因而,

“过度的希望,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度的失望——博尔赫斯《巴别图书馆》”。

失望的情绪,是百分多九十九的人常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因为人每天都有充满希望的事情,一旦希望没有得到实现,失望也就随之而来。这是生活的常态。

但是如果把失望发展为绝望,是人的心理走向极端的一个象征。有绝望心理的人,往往是经历了生活中比较大的变故,而把失望的程度加重,演变为绝望。

绝望的人往往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走向灭亡,一种是绝地重生。

托·富勒在他的《箴言集》里曾说:希望能给人以力量,绝望亦复如此。

这就又回到了前面我们所说的,人的抗压能力的问题。如果人的抗压能力强,就能把绝望化为一种力量,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哪怕是两座高山之间隔着的悬崖峭壁,也仍然是有方法可以通过的。所以,即使有绝望的情绪,也不能放弃对希望的向往。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绝境的时候产生绝望是正常的,但绝望的结果不应该是自取灭亡,而应该是绝地求生。

只有求生的希望和力量存在,人才能够有活下去的支撑。很多时候,绝望就如黎明之前的黑暗,只要撑一撑,其实光亮很快就能到来,希望也一样就到来了。

所以,对于生活,可以失望,但不要绝望,更不能去放弃。只要你咬咬牙,坚持下去,希望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