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很多的革命志士为了国家,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不得不割舍自己的“小家”,与妻儿分别,可往往一别就是数年甚至是永别。我党中就有这样一对父子,1934年,父亲为了革命事业,离开了家人,没过几年,儿子也参加了革命,却因为各自的工作和名字问题,多年不得相认相见。

项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曾出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就是要讲的主人公之一,他的父亲名叫项与年(后改名为梁明德),1894年出生于福建省,项与年的父亲很早就给儿子领养了一个童养媳,项与年对此事也并不多么排斥,长大后顺理成章的和童养媳结婚生子。

1918年他和妻子生下了项南(原名项德崇),项与年不想一辈子困在家乡,决定出去闯荡,他做过小生意、当过学徒工,后来他加入了国民党,立志要让国家强大起来,改善子孙后代的命运,可是国民党内部的混战和种种争斗让项与年非常灰心失望。

项与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项与年接触了解了共产党,欣然转变了革命理念,1925年,项与年正式入党,2年后进入了中央特科,成为了一名红色特工,为了掩护身份,项与年听从组织安排,把家人接到了上海,此时项南10岁。

妻子王村玉知道丈夫的工作不一般,但她从心底支持丈夫,不会多加过问什么,还教育儿女不要多问,项南奇怪家里为什么经常会来那么多陌生的叔叔,还叫父亲老梁,可父亲不姓梁啊!有一次,项南实在好奇问了一句,父亲严厉地告诫他,不要多问,家里的这些情况也不要向外透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项与年与妻子告别,妻子没想到丈夫说的“出去一段时间”,最后竟然分开了20多年,此后项与年为了革命工作,辗转多地,与家人失去了联系。项与年离开了上海,本以为为妻儿减轻了风险,没想到敌人在上海疯狂查寻打击,把这个曾经的地下党联络点挖掘出来了。

王村玉和年幼的女儿被抓走,项南因为在外读书,逃过了一劫,可没有了父亲的庇护,他只好半工半读,王村玉虽然知道丈夫的工作不一般,但她面对刑讯逼供,坚持说自己就是个乡下来的妇女,什么都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感到沉痛的是,小女儿承受不住狱中的艰苦条件,背部逐渐溃烂,敌人从王村玉身上也问不出有用的信息,只好把人放了。母亲被释放后,见到项南,让他好自珍重,上海她和女儿是不能再待了,只好带着女儿回乡谋生,但年幼的女儿病情越来越严重,得不到有效治疗,很快便夭折离世,这成了一家人永远的痛楚。

后来王村玉在老家也不得安生,她经常被找茬挑事,只得扮作乞丐,四处流浪,而项南1938年入党,并改了名字(原名叫项德崇),同样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发起的救亡图存活动引来了国民党的迫害,只好离开福建长乐,前往苏北革命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项与年长期在东北工作,项南则还是在苏北地区,解放后,项与年多方打探,了解到自己的儿子可能在安徽青年团,便委托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寻找,此时,34岁的项南任安徽省团委书记,曾希圣把任务交给了项南,项南是按梁姓青年找的,找到了十几个都不符合要求。

后来,曾希圣告诉了项南,自己的这位战友梁明德更加详细的情况,说他曾在上海大世界八仙桥一带生活过,项南说真巧,我小时候也住过八仙桥,曾希圣好奇的追问了一下,当项南说出具体住址时,曾希圣大吃一惊,因为他知道这是曾经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希圣意识到项南就是要找的那个人,父子两人相隔近20年才再次见面,让人唏嘘不已,项南此前也一直在找寻母亲,而母亲也在找他们,可是丈夫和儿子都改了名,她向人打听,一无所获,后来去闽西视察慰问的人员把革命家属的信息一一登记,发给了各大机关,项南看到了母亲的名字,终于得以和母亲相聚。

但在特殊时期,项家受到影响,项南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风波过后,项南先在农业机械部任职,80年代回到老家福建工作,并于1985年担任福建省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人为后辈人创造了安定的生活,项南的女儿出生在建国后的1952年,名叫项小米,不同于祖辈和父辈,项小米可以安心学习工作,她是中国作协会员,发表过不少中长篇小说,还曾制作过一些革命影视剧本,可以说祖孙三代都为我党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