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

9月23日,2022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活动举行。开捕后,阳澄湖大闸蟹将陆续上市,开始供应各地市场。

受前期高温影响,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预计今年阳澄湖大闸蟹总产量为9400吨左右,明显低于去年的10940吨。

宜兴东临太湖,北倚滆湖,也是著名"蟹乡"。目前,已形成以滆湖为核心的13万亩养殖区域,年产值达8亿元,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品牌。

今年螃蟹是"小年"

"农业自古靠天吃饭"。

今年入夏以来,宜兴连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大闸蟹不爱“吃饭”、长得慢,给大闸蟹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据了解,高温天会对螃蟹的摄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地表温度高了,水面温度也会高。大闸蟹在水面温度高于30度以上时摄食就会有困难。

吃得少、活力差,直接导致了今年大闸蟹的个头相比往年要小一些。

除了影响食欲,高温天还会影响大闸蟹的蜕壳。今年天气太热,很多螃蟹少蜕了一次壳,所以今年的螃蟹不会太大。

除此之外,受连续高温影响,今年很多大闸蟹直接热死在了水里,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减产,价格也会因为减产而所有上升。

不过,早在两年前,宜兴市政府出台政策意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全市符合投保条件,养殖连片面积达20亩以上的蟹农全额“买单”,投保政策性内塘螃蟹水文指数保险。

2020年遭遇高温,人保宜兴支公司工作人员分赴高塍、官林、杨巷等螃蟹养殖重点镇,为全市725户螃蟹养殖户送上保险理赔款,共计453万元,创下了我市历年来高效设施农业中单险种单次赔款的最高纪录。

宜兴螃蟹有"不同特色"

上市晚、长得“满”!这是宜兴本地大闸蟹的最大特点。

稻子熟了,螃蟹也就满了。

往年,在江南水网密布地区,阳澄湖、固城湖的螃蟹9月初就大量上市。然而,在同纬度上的宜兴滆湖大闸蟹却特别沉得住气,不急着上市,非得长成最好吃的样子,献给十月金秋的蟹粉们。

宜兴历来就是苏南地区螃蟹养殖的集中区域,有着悠久的螃蟹养殖历史,早在2013年就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建镇拥有养殖面积1.8万亩,在无锡市首获“江苏省大闸蟹出口示范基地”殊荣。

高塍镇依托地理优势,河蟹养殖专业户近600户,养殖面积达3.3万亩。一年一度的南滆湖金秋品蟹节,更是打响了“宜兴大闸蟹”区域品牌影响力。

今年持续高温影响了螃蟹的食欲,螃蟹脱壳速度比往年慢了不少,这也影响到螃蟹大规模上市的时间。螃蟹蜕壳比去年晚了十多天,和正常年份比,要晚二十天左右。宜兴大闸蟹预计国庆期间会逐步批量上市,但大量入市估计要等到10月底至11月上旬。"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吃到品质好的螃蟹。"

今年蟹价将有明显提升

酒醉菊黄蟹正肥!

由于今年产量下降,螃蟹价格和去年相比将有一个明显提升,涨幅约在10%一20%不等。

今年持续的高温也影响到了水草的生长,为了让水草长得更加茂盛,就需要使用肥水把水质环境调节好,这样一来养殖成本就会升高。另外,今年大闸蟹的饲料价格也比往年提高了不少,玉米粒作为大闸蟹的饲料,价格上涨了三分之一。

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由于减产等因素,出水价格较去年涨幅预计达到20%。湖区产4两公蟹3两母蟹指导价每对200元左右,具体由各销售公司自定零售价。当地一家专营店经营的是湖区的蟹,4两公蟹3两母蟹定价288元一市斤,约200元一对,3.5两公蟹2.5两母蟹定价188元一市斤。

据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6万亩,预计产量1500吨。高标准池塘改造养殖面积7.2万亩,预计产量7900吨左右。两者合计9400吨,比去年减产近15%。

今年,阳澄湖大闸蟹还推出了新版的防伪锁扣,深红色代表围网养殖区,绿色代表池塘养殖区域。

左持蟹螯右持酒

不觉今朝又重九

传说螃蟹第一次被吃掉发生在“大禹治水”时期。禹派巴解在阳澄湖畔督工,当时江南有一种形状凶恶的“夹人虫”为祸四方,巴解为了防治此害,命人用开水去烫,不料“夹人虫”被烫死后散发出阵阵香气,吃起来更是鲜美无比。

后人为了纪念巴解,把他名字中的“解”字放在“虫”之上,称之为“蟹”。巴解本人因食用了烫熟后的螃蟹,被鲁迅先生赞曰:“第一食蟹者为天下勇敢之最”。

"第一个吃螃蟹",往往寓意着改革创新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新时期宜兴的转型发展和各项事业建设同样需要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