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银坑村山清水秀、花红草绿,自然生态景观上镜比画都美,无论是生活在这里还是到这里旅行,都让人身心倍感舒畅。”近日,当记者走进合浦县闸口镇银坑村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润清自豪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闸口镇银坑村的旖旎风光。 陈光 摄

银坑村

银坑村,是合浦县闸口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有15个自然村共724户3069人。掩映在山林丘陵间的各自然村依山傍水,与波光粼粼的观音山水库水系完美交融,处处可见静美如画的醉人美景。

“‘颜值’和‘气质’,放在几年前,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苏润清告诉记者,银坑村是上世纪50年代的水库移民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闭塞,村民们生产生活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指引下,银坑村开始了新的变化。

蜿蜒绵亘的乡村道路,洁净优美的乡村环境,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田地稻田一片青葱,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村民笑靥盈盈……如今,行走在银坑村的山水田林间,这样既有乡土味,又有现代感的情景随处可见。说起这些年产业发展、乡村风貌、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村民们感触颇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闸口镇银坑村的旖旎风光。陈光

“银坑村的变化,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及各级党委政府扶持引导,离不开市税务局等后盾帮扶单位的长期帮助支持。”苏润清介绍说,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银坑村在“强基础”上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积极带领引导农户发展荔枝、杨梅等经济林和水稻、玉米种植,大力发展猪、牛、羊、三鸟和特色水产养殖,持续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闸口镇银坑村的旖旎风光。 陈光 摄

壮族群众、脱贫户覃荣艳说起过往心里满怀感激。“曾经,我们因家败屋破,生活非常困难,一家人只能寄宿亲戚家。幸亏有了党和政府的低保资助、雨露帮扶等政策扶持,不但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小孩有书读,还通过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好生活。”目前,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覃荣艳一家办起了养鸡场、养蜂场和种植园等产业,自己还在村里当起了保洁员。一子一女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从事计算机程序开发及在上海从事外事翻译。通过发展产业和勤奋劳动,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据了解,近年来银坑村村集体先后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及投资入股项目,让村集体经济成为有源之水,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村集体经济更是逐年递增,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6000元上升到2022年10000元。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北海市税务局等后盾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银坑村基础设施、乡村风貌提升有了巨大变化:8条4米宽、共13公里的硬底化进村主干道相继完成,5条3.5米宽、10多公里的乡村路完全硬底化,投入170多万元修建桥梁一座,主要道路及村民集聚区路灯亮了起来,新建的“民族同心文化广场”配套有文化舞台、灯光篮球场、休闲健身设施、小桥亭台廊榭、示范宣传栏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以往破落的乡村彻底“改头换面”。此外,蓬勃开展的“我家我院我村”“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媳”等一系列文明倡导活动,让乡村“外美内秀”。同时,把更多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元素植入乡村规划建设中,努力形成“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一户一美景”格局。围绕有乡愁、有生态、有特色的目标,银坑村依托山、水、田、林等原有风貌进行升级改造,让古村古树、古盐商道、青砖老宅、土楼城墙、剿匪遗迹等历史遗存和乡愁符号得以完整保留利用,并与历年香火缭绕的百年老寺白云庵有机融合,使乡村成为有民俗、有内涵、有灵魂、有故事的“网红点”。

乡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及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也让银坑村村民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每天清晨或傍晚,前来民族同心文化广场散步的人多了,文化体育活动也多了起来,村民们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如今,银坑村名声在外,节假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露营、祈福许愿。谈及银坑村的未来,苏润清笑道,银坑村不仅水网资源丰富,还有古盐道、村落、古树群、古城墙、古炮楼、古奇石、古金洞、古寺庙等等历史遗存,这些先天条件都让村民群众对乡村更大的“嬗变”有所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合浦的乡村变得越来越漂亮了,你们村有变化嘛!

来源:北海日报

法律顾问:广西先导联合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