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选于《周易经传新解》(ISBN:978-7-5169-1689-6),再版稿。较一版有删改。
【原文】略
【注释】略
【释义】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子衿》中的这几句很好的体现了“需”卦的意境:既有被关注的“需求”,又有心之所向的“期待”。

需卦的组成结构体现的是刚健行险的情景(内卦是乾健,外卦是坎险,为健而犯险之象)。意思是艰险难阻健者之行(有能力的人前往解决棘手的问题、破解面临的困难)。他只需要搞清楚现状、统筹好资源,见机行事,即可过而越之。

想要干成一件事,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动往往事半功倍。人们在等待的时候通常会着急上火,爱钻牛角尖,犹锅中蚁,如鼓上蚤。如此以往,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往往又会被错失掉。

那么在等待时机到来时应秉持怎样的心态和准则呢?易经能告诉我们的正确姿势是“君子以饮食宴乐”——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把该做的准备做足了,该是我的它跑不了,不是我的还想要那是自寻烦恼。可能别人更得天时地利人和呢?

所以,等待一件事情的发生,只需调整好心态,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和情况,随时随势做足准备即可,没必要焦虑。

而饮食供给犹如天道至善,润养万物。万物不灭,皆因养而不穷。天地之间,万物生灵的生养繁衍皆有需待。

因为给养也有时节之阻、猎取之难,于是深知得之不易、应取之有节。唯有这样,生命才得以维持健康的状态,以免淫逸退化而逐步消亡。

初九:此时还算远离险阻,能在旷远之地观察险阻的情状(需于郊)。等待的时候怀有阳刚坚毅而又有置身事外的心态。远之不惰,近之不燥。对即将面临的事务既有清醒的认识,又有充足的准备。如此等待就不会有什么危害和苦恼了。

比如在山区居住。山洪爆发和滑坡泥石流虽然不会经常发生。但民众建房的时候一定要远离这些灾害容易发生的区域。要拿出半生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建设一栋住所,肯定属于人生大事,不可以不慎重。自己不懂的话一定要咨询地质方面的专家。或求助政府相应的部门。

九二:在险阻渐进的时候等待,仍有从容应对的余地。还不至于因为外人的评价、言语的中伤这样的微末小事而失去平静等待的心境。

刚阳之才居于柔中之位,刚健自信且能力有余。平时过于冷静、严峻地面对日常事务。而这样的场景本应该柔和,所以身边亲友避免不了会有些不适(小有言)。但如果险难到来,他必能出手化解,有所斩获(以吉终)。

九三:盲动冒进,导致灾患当头。比如一个人缺乏远见,到了快饿死的地步才知道求取给养。这样会因自己的浅薄而造成灾祸的骤然到来。

面对突发的艰难困厄,唯有心怀敬畏、耐心等待。等到时机适宜的时候再图有所改善,如此方能挽回一些损失,避免一败涂地、不可挽回(敬慎不败)。

六四:在既没有胆识又缺乏能力的时候就应该避免挑战现有架构。否则必然会伤痕累累、头破血流。此处以柔居阴位,应顺从听命于时势。三十六计走为上,明哲保身才是正道。抗不住就跑(出自穴)。

在时机和局面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能够全身而退也是一种能力。“尺蠖之曲,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九五:在饮食宴乐中等待时机。苏东坡说,敌至而不忌,非有余者不能。意思是说有足够的能力、资源、手段来解决即将到来的事态。强健中正,广施诚信而能力有余。如此气势,则可以友来为助、敌来为资。

上六:险难到了穷尽的境地,也就转危为安了。时势安然,原先因受阻等待而有进取之心的人们,这时必然会纷至沓来,不约而至(不速之客三人来)。

“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六以阴柔之德而在高层行事,在等待的语境下来看,应属不当其位。虽不当位,但可以顺应时势,对前来谋事的人们恭敬有加,这时只要自己的行为不致出现大的过错,也就可以凭借“不速之客”们的成绩而有所收获了。后文“中孚”一节所提到的那个托付自己财富给阿姆谢尔的威廉爵士,战乱归国后的他就是本爻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