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高被引

目前为止,全球各行各业受新冠肺炎影响已经两年多了,对于学术界的影响也不例外,学术交流会和学术成果分享对从事科研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以论文式发表,举办学术交流会和其他线下各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但在“疫情时代下”线下交流可能并非最优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情况下,学术会议交流都有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原则上来讲,大会报告一般具有科普性,广泛性,系统性和引领性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跨学科的特征。大会报告的数量一般都控制在8-10场之内,每场大会报告基本在30-50分钟以内。分会场的报告一般都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报告和展示,相近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同一个分会场,相当于小同行的交流

一方面,线下学术会议模式可以让听众直接面对报告人,特别是报告结束后实现面对面的继续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结识新朋友实现可能性合作,产生学术交流和碰撞,有益于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线下参加会议的成本很高。从研究生培养过程来看,要求研究生参加学生会议并规定聆听学术报告,自己做学术报告的次数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眼界,培养其学术交流的技能非常关键。就此而言,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各类学术会议的规模和参会人员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又受目前疫情大环境影响下这对主办方和承办单位,特别是会议所在地的防疫就产生了巨大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环境和各方因素影响下,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为学术交流会和成果分享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首先,利用线上的优势,参会人员不受限制,仅这一优势就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最直接的来讲,减少了差旅费,也不会对主办地疫情防控带来影响,造成不必要的开支。其次,线上会议可以录制视频和回放,重要的学术会议视频材料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给刚入门的研究生作为课外辅导材料来学习,就此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使学术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并且还会节省不少科研经费,用于学术研究,对学术研究团队来说缓解了不小的压力。

节省科研经费和会议差旅费,以及减少疫情防控风险,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交流在未来或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文章信息来源:马军科学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