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学生分外扎眼,他是49岁的张虎群,年纪已经可以当学生们的爷爷。为什么一所大学会允许如此高龄的张虎群入学呢?
其实这也是学校的无奈之举,这一切都是因为25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张虎群当时已经被这所学校录取,但因为学校的失误,导致他延误了报名时机,没有学校可上。最近老人得知当年的真相,自己是被冒名顶替上的大学。他就跑到学校里大闹,无奈之下学校就录取了这名大龄考生。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可幺蛾子又出现了,张虎群向学校索赔115万元!
张虎群从小生活在河南的一个农村,他的母亲常年生病,弟弟还身体残疾。这困难的人生剧本并没有使他消沉,反倒是激发了他在学习方面的潜能,1973年他成了村里唯一的高中毕业生。那个年代没上过学的一抓一大把,高中生的含金量很足。

因为文化水平高,他在村里担任算账的职位。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7年,直到他24岁,传来农村青年也可以上大学的消息。他们的村子里有6个大学生名额,村里学历最高的他自然榜上有名。要知道,当年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体制内的工作,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城市户口,这待遇放到如今是不敢想象的。
一切安排下来以后,张虎群优先得到了岳潭农学院的名额,这是6个名额中最优的选择。这一消息传出,张虎群立刻成了十村八店老太太眼中的香饽饽,都想把女儿嫁给她。此时大家都知道,等张虎群上完大学就平步青云,当官进体制,脱离贫穷的农村指日可待。

他在村子里有了优先择偶权,千挑万选之后,他和一个初中学历的女孩子订婚了。他一边忙着自己结婚的事情,一边等待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突如其来的美好,让他做梦都会笑醒。
之后,他也顺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着开学时间另行通知。可就是这一行字,彻底改变了他未来的人生。

这个老人在镜头前泣不成声,直言自己对不起子女。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彼时的张虎群得到了村里分配的大学生名额,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人生即将走上巅峰。可在家等了小半年,学校还迟迟没有通知他开学。经过多方打探,他所分配到的岳潭农学院已经开学好久了。他再也坐不住,带着相关文件就去学校报到去了。
结果让他感觉当头一棒。学校表示他错过了开学报到时间,默认他自愿放弃上大学的资格。他一脸委屈,我真的没有收到开学通知啊。

面对学校的强硬态度,他心情难受地回到了村里。他把这件事的错误揽到了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对开学不上心才会错过。
自此,村子里的天之骄子,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本以为他上了大学便前途光明,却没想到直接被学校踢了出来。那年是唯一靠分配上大学的机会,此后便只能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
刚刚经受挫折的他,哪还有心思备战高考,便安心呆在村子里种地了。

后来的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却过得十分清贫。他要照顾自己的几个孩子,还有身体不好的妈妈和弟弟。家务事缠身的他没有时间再去读书。而当年跟他一起分配上大学的村民,毕业后已经被分配到了体制内,有的当老师,有的当了校领导。他们拿着高额的工资,成为了城里人,飞黄腾达。
反观曾经能力远超他们的张虎群,当着农民,住着破烂的土窑洞,吃不饱饭,入不敷出。在这期间,他一直忘不掉那件事,为什么自己会被大学拒之门外。刚好自己的一个朋友是老师,他请求朋友帮他调查一下。一段时间后结果出来了,只是这结果让人无法接受。

朋友告诉他,当年之所以没有收到开学通知,还被学校拒之门外,是因为他的大学名额被人给顶替了!
忍气吞声这么多年,羡慕着同时期大学生的风光生活,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张虎群彻底爆发了。原来当年问题根本不出在自己身上,而是自己被学校里的领导给耍了。

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张虎群,突然得知自己当年上大学的名额,是被人给冒名顶替了。他回顾这么多年的委屈,决定给自己讨要一个说法!
此时他的母校已经合并为河南科技大学,他气势汹汹来到学校门口,却发现根本进不去学校,就被门口的保安给拦了下来。他又来到教育局反应这件事情,却被各个部门踢皮球,打太极。每个部门都说这事不归自己管,只想赶紧把他打发走。

正当他心灰意冷之时,他碰上了刚好下来视察的领导。领导对这件事很是重视,特意要求学校调查此事。不到一个月结果就出来了,学校只承认了张虎群被冒名顶替的事实,其余细节均以年代久远为由拒绝透露。
经过和学校的扯皮,以及教育局的介入,许久后张虎群终于得到了补偿方案。那就是让49岁高龄的他,以如今大学生的程序重新读大学。不知道当时的张虎群有没有噗嗤一声笑出声,被浪费25年的青春年华谁来还?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含金量能一样吗?当年和自己一批分配到大学的朋友,统统功成名就,有了体面的人生,最厉害的已经做到了县长。

就算如今的他大学毕业,环境和当年已经天差地别。更何况,将近50岁的他还有学习的能力吗?他在学校里待了一个学期,便再也待不下去。20多年不学习已经完全跟不上,加上周围都是一群小孩子,让他感觉格格不入。况且他家中的事务繁多,便办理了休学,到了毕业的时候,挂科缺考太多,只拿到了结业证书。
期间他思考了一下,如今的世道,他就算拿到毕业证意义也不大了,谁会招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50岁大学生呢?他左思右想,希望学校能给予他补偿。从1976年的工资水平算到如今,共计115万元!而学校的态度也很明显:这赔偿我们不接受,想去告你随便!

至此,张虎群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他自学法律,因为拿不出诉讼费,甚至卖掉家里的粮食,借钱来打官司。
因为家里穷,张虎群的孩子结婚都受到了影响。大儿媳未婚先孕,但张虎群家拿不出结婚的钱。大儿媳在生下孩子几个月后便跑回了娘家,不再与张虎群一家人相见。张虎群自知对不起自己的家人,希望借此获得一些补偿,来给家人改善生活。

如今,张虎群和母校的扯皮仍在继续,也许到最后他一毛钱补偿都拿不到。被偷走的几十年光阴,被人顶替的光明前途又有谁来偿还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