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作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方,手上一直捏着足以拿捏欧盟各国的命脉——北溪1、2号天然气管道。因此,俄方近期频频以减供、停供俄气的办法,逐步对欧盟各国进行施压,导致欧盟内部因为利益问题,产生了不少分歧。不过近日,两条北溪管道相继遭到破坏,俄方拿捏欧盟的手段就此告吹,俄欧关系再难缓和。然而,一直不希望俄欧握手言和的美国,成了此事的最大受益者。

据来自《环球时报》的消息,近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发生一处泄漏。数小时后,瑞典海事局通报,“北溪-1”天然气管道也在该岛东北部发生2处泄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表示,虽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同时发生多起泄漏事件,她不太相信会是巧合,不排除有蓄意破坏的可能性。德国网络机构发言人伍尔夫也透露出一个细节,称管道压力下降得太快,说明泄漏地点一定有大洞,不然“没有别的办法来解释”。克里姆林宫对这一事件表示深表关切,并且要求立即对此事调查具体情况,并称这是一个关乎“整个欧洲大陆”能源安全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德国总理朔尔茨上任后,德方无限期停止了北溪-2管道的运营,但北溪-1管道仍是欧洲天然气的主要来源。此前,俄方以维修为由暂停了北溪-1管道的供气工作,不过在事故发生时,这两条管道中都充满了天然气,如今随着海水的灌入,大量的天然气储备被污染,修复工作十分艰难,短期内恐怕无法恢复到可供气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而言,目前俄乌冲突正处于关键节点,两条输气管道相继遭到破坏,不仅令俄罗斯失去了一项施压欧盟的手段,同时也令本就陷入“天然气荒”的欧洲各国雪上加霜,想要在冬季之前,通过“北溪-1”获得天然气的可能性直接化为乌有,这个冬季对欧洲来说,形势恐怕会更加严峻。如果此次两条管道同时泄漏的背后,是人为蓄意破坏的结果,那么矛头恐怕会直接指向两个国家。

首先,最有可能的就属美国,美方一直在公开阻拦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早在此前,北溪-2天然气管道就是在美国的阻挠下,才导致至今都被德国无限期停运。而且在今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曾公开发出警告,称一旦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措施,那么就不会再有什么北溪-2了。 可以说从动机来看,美国无疑就是此次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中,最有可能的幕后黑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此事的最大受益方同样也是美国,由于能源问题,欧盟内部目前矛盾频发,令美方提出对俄能源进行限价的计划,也无从实施。如今,两条北溪管道相继被破坏,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的幻想直接破灭,内部对反俄一事恐怕也不会再犹豫不决,这是美国想要看到的结果。

其次,乌克兰同样也是该事件的受益方,也是俄乌冲突的当事国,目前,乌克兰四地公投结果已经出炉,俄罗斯大获全胜,要说乌克兰参与到此次破坏行动中,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由于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导致现在欧盟各国对援乌一事变得不再积极,现在两条北溪管道暂时关闭,俄气将只能通过途经波兰或乌克兰的管道系统向德国和中欧输送,那么欧盟能源掌控权就从俄罗斯单方面说了算,变成波乌俄三方共有,俄罗斯对欧盟的影响可以说直线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乌克兰想要做到此事,也得借助他国的帮助,毕竟北溪1号管道的外层是钢壳套上混凝土,而且还是在水下,一般的攻击根本无法对其造成损伤,尤其瑞典和芬兰没有监控到有水下潜艇靠近的踪迹,乌克兰恐怕做不到这一点,但此事对美国来说却不难。

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俄方失去了俄气这一关键底牌,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再难缓和,一旦“能源之战”在这个冬天无法出结果,形势只会对俄方越来越不利。不过,俄方目前正在接收乌克兰四州领土,一旦俄罗斯完成战略目标,俄乌冲突或许将迎来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