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小鹏

最近,常有粉丝在文章后留言,说满大街都在推荐“增额寿”,再不买就来不及了,要下架了,到底能不能买?

老南一般都会说,但凡这么说的,都不用急。

更何况今年保险行业的销售数据实惨,马上就进入四季度,临近保险行业传统的“开门红”冲业绩阶段,大概率会有更有竞争力的短期或者限额产品发售。即使您是真有需求,也恰好可以货比三家,等到更多的活动方案。

这不,前两天,连中国精算师协会,都看不下去了,发了风险提示,警惕增额寿误导宣传:

今天聊聊。

估计这篇文章的留言区,会很精彩。

01

最近增额寿比较火,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低利率+资产荒。

一方面,经济不好,各种理财的收益率在下降,另一方面,高收益产品不是死绝了,就是亏大了。

所以,打着“保证3.5%,锁定收益”名头的增额寿险,一下子火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网络大V,公众号里挂个二维码,就卖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存在不少误导。

先说说增额寿是啥。

这个产品本质是个寿险,按照合同字面理解,只有在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时,才会获得赔付(赔付≠部分领取、退保)。

但增额寿玩了个小聪明,不同于传统的寿险,买完后保额(如100万)、保障期限(如终身)、保费(如20年缴每年3000元)等,都定死了,不能调整。

增额寿则允许客户,对资金的进出节奏,做一些个性化的设置,包括“减额交清”功能,“增加保额”或“减少保额”的条款等,然后这个功能,被玩出了花来。

比如可以通过“减额”、“退保”、“保单贷款”等方式,变相实现类似年金险的“现金流”功能。同时通过一些现金价值平滑增长的设计,使得长期持有(大部分20年以上),IRR也就是实际收益率,无限接近3.5%的水平。

也因为此,这个产品被宣传作为了年金险的替代,毕竟收益预期差不多,而所见即所得的数字列表暗示,方便客户对本息收益的理解,还兼具灵活领取,所以这两年成为了保险市场的顶流。

02

但实际上,这类产品,在老南看来,因为销售误导,是存在潜在风险的。

一类误导,是一些表面的、低级的误导。

如中国精算师协会那篇误导文章中提到的:

1、“保额增长率”,并不是“投资收益率”

如这类宣传,估计很多人一看,3.8%,写到合同里,就立刻买了。

但没注意,是“保额增长率”,并不是“投资收益率”。也就是只有身故、全残,才有保额的3.8%,而不是保费的3.8%。而如果“减额”、“退保”,现金价值的收益,是没有这么高的,大部分是在3.5%以下。

用自定义调整基础保额的形式,来玩数字游戏,是计算80*(1+3.8%)n和90*(1+3.5%)n 的数字游戏。

二是很多人没看合同就买了,没考虑这笔钱是否能长期投资,是否有可能提前用钱。

精算师协会官方原文如下:

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
保险消费者如果中途退保,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计所交保费,之后才会逐渐超过累计所交保费。
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请保险消费者注意是否与自身预期相符。

所以,精算师协会反复强调:增额终身寿险是理财首选?终身寿险主要功能是保险保障,养老、储蓄应选择年金保险。

03

当然,目前市场上,也的确有些增额寿,持有10年后,现金价值的持有收益率,无限接近3.5%,而且支取比年金险灵活很多,没有时间、金额的限制,那是否能作为年金险的上位替代呢?

老南和不少资深业内聊下来,答案是并不是,这里面有个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这就是个寿险,不是年金险,用一位老保险的话说:通过”部分退保”实现“部分领取”从合同条款角度讲,不是合同确保的权益,不应该作为产品利益被过度渲染,有些销售为了迎合消费者,做了一些过度解读,这是不妥当的。而且监管也并不认可这样的。

这句话有点拗口啊,大家可能不大理解,我来举个例子。

从精算角度而言,年金险因为在合同里明确约定了,具体的支取时间和金额,所以整个保险产品从投资,到中后台运营,一切都是可预计的。

但增额寿险,很多客户被引导在现金价值保本后,或者持有单一个固定时间周期后,如满10年后,现金价值在3.5%左右,就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自由领取。那每个人是按月部分提前支取?还是按年部分提前支取?支取多少钱?全部是不确定的。

增额寿的这种不确定,对于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和中台运营而言,是灾难性的,是完全不可预测的。

手上积累的保险资金,是投长期资产,还是应对随时可能面临的客户提取,将会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资金规划。

这两年累计卖出去这么大规模,到进入领取后,完全不可测的现金流,或等集中到某个周期出现集中赎回,会严重冲击投资模型,甚至造成金融风险。

所以,今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了《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直接新增了增额险的问题:

(四十一)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
(四十二)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六十六)产品现金价值计算不符合一般精算原理,存在长险短做风险。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为了KPI,上规模,玩的这套小聪明,被监管看的透透的。尤其这种倒逼投保人长险短做,明明合同是终身寿险,客户却理解为整存零取的自由现金流理财,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监管已经开始敲打、吹风了,行业自律也有段时间了,整改只是时间问题。

那很多人可能会想,你说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就算这是个漏洞,但收益和年金险一样,支取还更灵活,有便宜我为啥不占?反正合同写死了。这不更应该在停售前抓紧买?

这就是关键点了,你看看合同到底怎么约定,“减额提前支取”这事的。

大部分对“减额”的条款,写得极度简单,如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减额部分支取”,多数情况下,不体现在产品条款,这属于特殊保全规则。也就是这个“灵活性”,并没有白纸黑字定死下来。

后期能否“减额部分支取”,要根据当时保险公司,当时适用的保全规则来执行。而且,保全规则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有权单方面更改。

事实上,现在不少增额寿,已经在合同上规定,每年不超过领取总保费20%的限制了。

因为每年保险公司安全经营指标中,就有一项是关于退保比例的监控。20%上限的约定,就是对未来保险公司自身经营风险的预控。以后会不会继续加大对领取的金额、频率或其他限制,完全看监管,和不同保司的安全管理底线。

除非你全额退保,否则并不是想取多少就多少,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所谓灵活性,是薛定谔的。

越是产品承诺预期收益高的,未来大概率,会受到更多限制。因为保险资管,也受收益率、投资周期和流动性这不可能三角的桎梏。

举个例子,比如以后规定,一年只能部分支取一次,你上半年支取了一次,下半年突然急用,只想取一部分,但除了全额退保,没得选。

04

老南这几个月,接到不少客户来咨询增额寿。

老南基本上会反问客人一句话:先不谈产品,先说说你的需求是什么。就是买这个产品,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是希望有一笔钱,百年后传承给下一代?

是希望未来退休后,能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是希望一笔投资,长期有3.5%的确定收益?

为什么要问这个?因为不同的需求,对应的产品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是第一个传承需求或者身故风险,首选是高杠杆的终身寿险,甚至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当然也可以有一部分是增额寿。

如果是第二个现金流需求,首选是IRR算下来尽量高,且支取时间和你需求设置更匹配的年金险。

如果是第三个纯储蓄的需求,年金险、增额寿的确可选择的。但同时,只要期限长,二级债、甚至纯债基金,都可以低回撤实现这样的收益。因为保险资管本身,也是靠大量持有债类资产才获得利差收益的。

谁要是说10年以上3.5%复利比登天还难,那请问,保险公司凭什么能保证这个收益?还给不低的销售佣金?

插一句,想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买年金险,可参考老南之前写过的《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这个保险骗人》。想知道如何自己选保险不被忽悠,可参考老南写的《保险怎么买划算》。

但是,把增额寿直接当年金险去用,本身与产品实质不符,与监管精神不符,未来也会给自己留下不少不确定性。而配置保险,初衷不就是应对不确定性吗?

所以,写到这里,老南并不认为增额寿这个产品本身有问题,问题其实出在自上而下,钻监管空子,搞销售误导,最后弄不好是客户陪葬,保险全行业背黑锅。

太多消费者,也并不了解这个产品,也没有想明白自己的需求,以至于精算师协会都看不下去了,出来提醒误导。

老南甚至觉得,不少保险销售自己都没搞清楚这些问题,只是按照培训话术机械推广罢了。

还记得当年老南2年前,写了《医疗险,不得不买,不得不防》,从精算和监管角度,提示医疗险不保证续保的风险,一堆销售在留言区各种喷。

然后,不到一年——《重磅,大批百万医疗险停售,你受影响没?》、《罕见:替客户出头,销售大闹自家公司》。

这些历史,搞不好未来,会在增额寿上重演。

所以,保险这事,还是要回归本源,回归需求,不要老想钻空子。

尤其是消费者,你以为占便宜的时候,往往自己才是那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