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小离家 艰难求学

1976年,李飞飞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孩童时期的李飞飞十分机灵可爱,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望女成凤的他们,决心要给她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

李飞飞读小学时,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的原因,年幼的她便跟随父母搬到了成都居住。李飞飞的父亲是名工程师,母亲是名人民教师。因为双亲都是知识分子,李飞飞从小耳濡目染,对学习有着很大的兴趣。

父母工作之余也会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这也给年幼的李飞飞营造了极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对待工作努力刻苦的态度,也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李飞飞。

李飞飞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她从小成绩优异,尤其数学和科学这两个科目,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飞飞在成都度过了她快乐的童年,但这种快乐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有条件的人都会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

1992年在李飞飞十六岁时,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和教育,也选择了跟随当时的“出国潮”。

就这样,他们一家移居到了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上面。李飞飞也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了新泽西州帕西帕尼高中就读。

初到美国时,李飞飞对这个陌生的国家充满了惊喜与好奇。但这种惊喜与好奇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们一家就遇到了个大问题。虽然父母都比较有文化,但是在那个年代,英语教学并没有被重视起来,所以他们在与美国人沟通方面就出现了问题

李飞飞并没有因此退却,她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主动与同学交流,很快就融入到了新环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由于语言不通,李飞飞的父母即使有才华也得不到施展。无奈之下,父亲选择做了相机维修员,而母亲则是去了就近的超市做收银员。即使两个人拼了命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拮据

懂事的李飞飞见父母如此辛苦,主动要求分担父母的压力。她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读书期间她去了餐厅做服务员,去酒店打扫卫生,甚至还自己借钱开了家洗衣店。就这样,大家一起努力工作,开启了异国他乡的新生活。

即使勤工俭学很苦很累,也没有听到李飞飞抱怨过一句。在学业方面,李飞飞也从来没有过一丝懈怠,因为她深知生活的不易,她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这一切。

经过努力,1995年李飞飞最终以全期班第六名的成绩从帕西帕尼高中毕业,考取了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全额奖学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李飞飞从小就很喜欢数学和科学,所以在普林斯顿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她选择了物理专业李飞飞认为物理是人类最基础的科学,她满怀着梦想踏入校园,她渴望成为爱因斯坦一般为科学献身的人。

四年后,李飞飞从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地找到了工作,而李飞飞还在犹豫,是该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像同学们一样去参加工作。

正当她犹豫不决时,又得知了一个坏消息,她的母亲病倒了。

李飞飞担心极了,立马赶到了医院。医生说母亲由于常年劳作,积劳成疾,需要住院治疗。因为父亲还有工作,所以李飞飞便留在了医院陪护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院照顾母亲期间,李飞飞闲来无事便会翻看医院的书籍和杂志。

她发现杂志里提到的很多想法,都可以通过智能科技的手段去实现。其中就包括无痛检查,如果能用机器人代替,那么病人就能减轻很多痛苦。但是苦于无人去研究,所以导致医院里大部分的检查项目依旧在使用最传统的检查方法。

或许从这时候开始,人工智能的种子就深深地埋在李飞飞的心里了。

母亲身体康复后,李飞飞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继续进修。

AI女神的诞生

2000年,李飞飞考入了加州理工学院。

因为李飞飞大学时期有做过关于人工智能的暑期实习,当时她觉得十分有趣。后来,又受了那本杂志的影响。所以李飞飞在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的时候,便选择了人工智能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飞飞的眼光足够长远,她认为当时的人工智能,正处于一种孕育状态。

在没有镁光灯的聚焦时,人工智能其实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其中的几个分支领域:机器学习领域、计算机视觉领域、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和机器人领域。所以李飞飞便从中选择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这两个分支领域。她认为这一定很值得期待。

李飞飞在决定研究人工智能时,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她的。

那时候,人工智能并不像现在这么热门。在当时,就连“人工智能”这个词都处在冬眠状态,几乎没有人会提起。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人工智能专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李飞飞的一位老师还找到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飞飞啊,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做这个了。不然下一步,可能连拿实验经费都是问题,甚至以后还会影响到你评终身教授!”

面对老师的告诫,李飞飞还是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就这样,李飞飞开始了她的研究生工作。

结果令李飞飞没想到的是,真的被老师一语中的。李飞飞的小组在研究项目时,多次申请实验经费,都没有予以通过。

没有经费的李飞飞,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将实验费用压到最低。

小组的其他同事苦中作乐,开玩笑说:“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再去开洗衣店吧,我们还可以去路边站着,给人家洗车赚经费”。

正当李飞飞为实验经费担忧之时,李飞飞的导师彼得罗得知了此事,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彼得罗决定资助李飞飞全部的实验费用,李飞飞对此感激不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得罗却表示:“我帮助你,不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学生。如果你真的能做出项目的话,我也算是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听了老师的话,李飞飞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拿到实验经费的李飞飞,马上开启了ImageNet项目。ImageNetsh就是一个图像识别数据库,如果运用在计算机上,可以帮助计算机直接辨认出物品和人了。

我们都知道,眼睛对于人类来说是观看图像的窗口。而真正理解图像的其实是大脑,眼睛的观看与大脑的理解相结合,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觉。

而机器并不像人类一样会使用大脑去分析,所以也就不能自行理解眼前的图像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想要实现ImageNet项目,让机器学会图像识别,就要先教会机器去认识图像。

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现有的图像,一一做好详细的标注。

可是由于项目工作量太大,图片太多,即使所有小组成员都上手,还是很难完成。走投无路的李飞飞决定借助亚马逊平台,将图片标注的工作外包了出去。

最终,李飞飞花费了三年的时间,下载了上亿张图片,在全球来自167个国家的5万名网络工作者的帮助下,完成了1500万幅完全标注好的图片,实现了ImageNet项目。

在ImageNet项目完成后,有人问李飞飞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工作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飞飞是这样形容的:“如果只有你自己,每天不吃不喝不睡觉的话,仅仅是标注图片,大概需要个20年就可以毕业了吧!”

听了李飞飞的描述,我们才知道当时她面临的困难有多大。

ImageNet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可供图像或视觉训练的图片库。题库里包含了1500万张图片,涵盖2万多种物品。这个项目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里程碑,规模如此之大,在当时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

随后,李飞飞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面向全球公开了整个ImageNet数据库,将数据库免费提供给了全世界的研究团体。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都能够用图片库对计算机图片识别准确率进行训练。

借助ImageNet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支持,如今计算机图像识别的错误率已经从28%降到3.6%,这甚至比人眼识别错误率还要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mageNet数据库对图像识别的研究起到了颠覆性的推动作用,让图像识别领域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随着ImageNet项目的成功,李飞飞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软件比赛,即ImageNet Challenge。来自各地的研究团队,使用自己的软件程序,竞相正确分类检测物体和场景。

ImageNet Challenge是一项重要的大规模数据集和基准测试工作,也是近年来机器视觉领域最受追捧、最具权威的学术竞赛,它代表了图像领域的最高水平。

随着一个又一个项目的成功推出,李飞飞的研究生课程也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生奖学金和新美国人Paul & Daisy Soros奖学金的支持。

2005年,李飞飞顺利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同时获得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子之心 心系祖国

自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李飞飞便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2009年,李飞飞进入了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一职。2012年,年仅36岁的李飞飞被晋升为斯坦福大学终身在职的副教授,负责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课程。

自2012年起,李飞飞先后担任了斯坦福大学W.M.凯克学院学者、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及斯坦福大学人类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HAI)联合主任的职位。

2017年,Google公司也向李飞飞抛出了橄榄枝,期待她能加入Google。李飞飞同意并进入Google公司,担任副总裁一职,并同时担任Google首席科学家。这一年,李飞飞才41岁。

直到2018年9月,李飞飞卸任Google副总裁一职。当时Google公司被爆出参与军事合同之事,据媒体爆料当年众多员工签写请愿书,要求Google立即停止军事方面的合作。因此众多媒体猜测,李飞飞是与Google高层理念不合,才离开Google公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的各种荣誉头衔,数不胜数。谁能想到多年前的李飞飞,连学费都要靠做服务生来赚取。而今天,李飞飞俨然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界的领军人物,当之无愧的AI女神。

这些年,李飞飞不仅学业事业双丰收,在家庭方面也努力做到最好。她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期间,与同样任职于斯坦福大学的西尔维奥·萨瓦雷塞教授相识。两人感情极好,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还生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在媒体采访李飞飞时,有记者问道:“你觉得自己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呢?”

李飞飞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当然是中国人,我热爱我的祖国。如果有天获得诺贝尔奖,我希望我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的!”

其实不难看出,李飞飞虽身在国外,但仍然是心系祖国的。以李飞飞的能力,确实有着很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希望到时她真的能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这不仅是她的期盼,更是国人的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爱

近期,李飞飞在一场直播中向外界介绍了人工智能家用系统,它可以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包括新冠肺炎的症状,同时还能确保用户的隐私。看来,李飞飞并没有忘记自己当年为何选择研究人工智能。

李飞飞说:“五亿四千万年前,三叶虫进化出了眼睛这个器官。当时,眼睛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在经过了上亿年的进化、淘汰、迭代,走到了今天,演变成了人类的视觉。”

看似视觉对我们来说,是与生俱来的。但实际上,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它经过了一段长久的培养过程。科学亦是如此,需要不断地思考创新,才能够发展,才能够与时俱进。

当今社会,不少人担忧人工智能会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担心如同电影片段中演的那样,有天机器人会“活”过来。就这个话题,李飞飞也正面给出了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做人工智能的科学家,往往不会去担心机器人变成终结者,因为冷冰冰的机器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曾经有人问李飞飞,有没有什么特质是人独有的,无论将来机器如何发展,都是不可能被替代或拷贝的?

李飞飞微笑着回答说:“我觉得是一个字——爱,这是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我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爱,世界上最难计算的东西也是爱,这是对于人来说最独特的!”

结语

所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李飞飞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坚韧不拔的性格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少时有父母的栽培,养成了她刻苦努力的品质。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恩师与同事的支持,再加上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处事态度。那成功就成了必然。

观其成功之路,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那就是大胆放手去做。在李飞飞得不到别人支持的时候,她依旧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如果当时的她没有坚持下去,那么当今的人工智能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参考文献

1、界面新闻:《李飞飞正式离开谷歌 回斯坦福教书》

2、南方人物周刊:《面孔 | 李飞飞 华人女科学家抗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