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开门引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2021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生态,让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鄂托克前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佳官介绍,当前,鄂托克前旗正在不断完善“政策链”、拓展“产业链”、强化“载体链”、培育“创新链”、做优“服务链”,推动五“链”联动、逐“才”前行、向“新”出发,构筑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生态体系,为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区、红色文化传承区、区域合作示范区、双碳实践先行区“四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科技支撑。

数字赋能,振兴乡村尽显“科技范儿”

9月,仲秋时节,鄂尔多斯西部大草原上风轻云淡,处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同行的鄂托克前旗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永瑞介绍,如今在草原上,一些牧民依托“智慧棚圈”,实现了全自动化养殖。

今年39岁的吉仁浩亚是昂素镇苏力迪嘎查牧民,搞畜牧养殖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去年7月份,他家投入58万元资金建造了600多平方米的“智慧棚圈”,当时只有300只羊,到今年已达到500多只羊,他的养殖规模在逐渐扩大。

吉仁浩亚介绍,从刚开始的几乎每天要和羊群待在一起,到现在足不出户,用一部手机便能完成给料、给水、给药、羊圈加湿、羊圈空气净化和羊粪的智能化清理。

“在建造这个‘智慧棚圈’时,赶上党的好政策,政府还给了补贴,让我们牧民也搭上了数字经济快车。”吉仁浩亚开心地说。

在他的手机上,每天都能从管理云平台上实时获取羊群的动态数据,上面详细记录了每天具体投喂饲料的品种、数量,对具体的饲料混合比例都进行了明确标注。

“更强大的功能还在后面呢!”吉仁浩亚从系统中打开羊群健康情况页面,每只羊的实时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平台利用大数据能依据羊走路的姿态、步数等发现羊是否健康。如果羊生病了,就能及时安排兽医进行治疗。”

这是鄂托克前旗坚持试点先行,探索典型引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导向,全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牧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2020年10月获批成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鄂托克前旗大数据中心主任张景介绍,通过引进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成立数字乡村人才工作站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农业系统建模实验室”,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产学研一体化。

2021年以来,鄂托克前旗率先搭建起全区首个乡村振兴战略四级指挥平台,汇集全旗90%以上农牧民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和市场资源等信息数据,通过搭建社采集、村审核、镇管理、旗调度的纵向指挥模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张图”管理。

同时,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持续实施“马兰英才”品牌战略,制定《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和团队选拔培育办法》《乡土人才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探索实施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分类培育机制和旗镇村三级评选机制,构建以4个镇为中心、22个嘎查村为试点、N个市场主体为拓展的横纵全维度本土人才培育体系。

鸾翔凤集,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智高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2022年7月9日17时55分,国电电力上海庙公司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运行。至此,国内目前最大在建火电项目4×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火电机组,其中2台超超临界100万千瓦火电机组全部投产。

“该项目是上海庙至山东临沂±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点配套项目,通过‘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线路’向山东电网送电,满足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目标。”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上海庙公司副总经理苏国新介绍。

苏国新进一步介绍,该工程创下5个“首”:全国首创4×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火电机组,全国首例以能源大数据为基础的全面智慧化火电厂,全国首个4×100万千瓦级机组“四机一控、主辅一体化”电厂,世界百万机组中首个使用钢结构冷却塔的电厂,全国首例100万千瓦级机组输煤栈桥采用模块化的工程。同时,还创下了4个“最”:机组热力系统采用九级回热,是国内百万间接空冷机组中回热级数最多的火电厂;机组设计背压低至9千帕,是国内空冷机组中背压最低的火力发电厂;国际同类型、同容量等级燃煤机组中机组热效率、环保水平最高;供电煤耗、发电水耗指标最低。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把科技项目集中布局到重点产业上,仅2022年全旗17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2.97亿元,争取上级研发投入补助资金380万元,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实现翻番。

“仅在2022年,推荐申报项目20项,已批复5项,获得支持资金1400余万元。”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有君介绍,同时,大力开展企业“三清零”行动,鼓励引导11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储备研发项目,不断形成研发成果。实施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引育行动,深入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全旗招商引资科技类项目82个、投入资金1200亿元,签约项目30项、投入资金517亿元。

当前,鄂托克前旗依托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重点围绕煤炭、煤电、煤化工、液化天然气、新能源等工业项目,启动建设集人才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展示、政务服务、休闲服务为一体的人才科创基地。

孙有君表示,只有把人才科创驱动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头号工程,提标提质提效、抓实抓深抓细,才能确保人才科创工作迅速突破、全面起势,进而全力把人才科创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从人才科创基地的一马当先,到构建多元投入、多方合作、多点开花的人才培养新格局,鄂托克前旗正在形成“多点突破、全面开花”强劲态势。引进三北防护林局和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成国祥博士团队,在“三化”草原治理、绒山羊培育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引进山东科技大学蒋宇静跨国院士团队,建设上海庙矿业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围绕动力灾害防治、地测防治水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获批建设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陶龙忠博士团队和郑津洋博士团队,筹建润阳新能源光伏研究院和雅海清洁能源研究院。加大校地校企合作力度,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20余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最美遇见,不拘一格绘就用才“百骏图”

“这是一次特别包容的招录,旗委、政府不拘一格用人才,不限制户口、专业,只设置了硕士学位要求,我们是真心感谢!”9月1日,在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见到正在参加岗前培训的呼延聪时,他如此表示。

“自己学的是英语口译专业,相对地区来说是一个冷门专业,再加在一线城市待久了,回来后能否坚持下来,当时确实心存疑虑。”呼延聪坦言。

从8月31日开始,鄂托克前旗针对新招录的47名硕士研究生,在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举办为期三天半的岗前培训,呼延聪作为选录者位列其中。

“在这里,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感觉很欣慰、也很快乐。”呼延聪说。

9月5日,鄂托克前旗在完成47名硕士研究生岗前培训后,由鄂托克前旗委组织部、旗人社局组成8个工作组,赴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各镇、各部门“送才到岗”,呼延聪也如愿调配到了旗发改委工作。

“人各有所长,人才价值同样具有多样性,不仅要善做‘伯乐’,更要让‘千里马’充分匹配地区发展需求。”鄂托克前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建飞说,同时也要坚持人才为本,给予人才更宽广的施展空间,用长远眼光看潜力、以全局视角看长处,多看“主流”、少看“支流”,让人才选用更加不拘一格,绘就万马奔腾的人才“百骏图”。

2022年,鄂托克前旗不断做优“服务链”,优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制度,制定印发《鄂托克前旗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盘活引才编制资源,实施全旗党政部门至少1名硕士青年引才行动,面向全国招引47名硕士研究生。同步,研发鄂托克前旗智慧人才服务管理平台,打造数字人才生态,建设专家人才周转用房21间,筹建人才公寓35套,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申请、项目申报、生活保障等服务,持续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和引智并重,突出精细精准、实用实效,找准产业与人才发展的结合点,围绕“抓项目、重落实、促发展”攻坚年部署要求,紧盯全旗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深入分析研判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制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截至目前,已引进培养人才团队55支,人才载体平台36个,柔性引进博士、硕士、高级职称等各类专家人才421人,刚性引进295人,引进人才项目99个,引进资金4.7亿元。

李佳官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探索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模式,突出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赋能“产业链”,高规格打造全旗人才科创基地,高质量引进培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在一起向未来的征途上,形成高端人才引领突破、骨干人才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有“硬核”支撑的生动局面,奋力谱写鄂托克前旗崭新篇章。(孟瑞林、贺龙、边立山)

来源:鄂前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