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具有宣言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力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上海成为了 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
澎湃新闻获悉,“光明摇篮 精神之源———迎二十大上海红色文物史料展”昨天(9月29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幕,展出《青年杂志》、张闻天创作的小说《旅途》、首版《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等,用丰富的文物、史料讲述上海作为中国红色文化重要发源地的丰富内涵。
展览内容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上海党史,分为“初心发轫 英勇斗争”“坚守真理 不负人民”“赓续血脉 砥砺前行”三个部分,将上海主要红色旧址遗迹、红色文物史料、重要党史人物、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共产党员革命先驱继承伟大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主要展品包括《青年杂志》、张闻天创作的小说《旅途》、俞秀松使用过的眼镜、柔石的印章、首版《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中共中央上海局的学习材料《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
本次展览动线上的第一件文物是《青年杂志》创刊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主办《青年杂志》,发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文化启蒙运动,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具有宣言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力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青年杂志》创刊号
《青年杂志》创刊号陈独秀撰文的《敬告青年》
《青年杂志》创刊号提出的《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力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注:此图非此次展品)
长篇小说《旅途》
埃德加·斯诺亲笔签名的1938年2月“复社”初版《西行漫记》
俞秀松使用过的眼镜
1936年6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宋庆龄、张学良大力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秘密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他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该书第一次以一个西方新闻记者的身份向外界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事迹,在全世界和中国国内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亲笔签名的1938年2月“复社”初版《西行漫记》(精装本)中文全译本。《西行漫记》的内页上有1938年8月23日斯诺夫妇共同的签名留念。书内画出了红军长征路线,还有多幅珍贵图片和文字说明,其中就有那张非常著名的毛泽东戴着红军八角帽的照片,帽子上的闪闪红星仿佛正点亮照耀着中国。
柔石使用过的印章
柔石使用过的印章,其中几枚是潘天寿刻的,印章上刻有各种图案;另外几枚是柔石所刻,盒盖上刻有金鱼图案。这组印章是1989年6月从柔石的子女处征集来的。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在党的电影小组领导下,左翼影人以自己的方式参加抗日救亡。电影《风云儿女》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强烈愿望,《义勇军进行曲》也很快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解放后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5年7月百代唱片公司首版《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
丰子恺漫画《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
“一号机密”互动展项通过多媒体与场景相结合,讲述陈为人等共产党人在上海守护中央文库二十二年的故事。
展览设置多个互动展项,其中“一号机密”展项通过多媒体与场景相结合,讲述陈为人等共产党人在上海守护中央文库二十二年的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舍命保党、舍家为国的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心;“红色印记”展项通过多媒体手段集中展示全市主要红色旧址、遗址,展现共产党员革命先驱在上海的奋斗足迹。
此次展览汇集了上海市17家博物馆、纪念馆的红色资源,以馆际合作、资源共享为理念,通过珍贵革命文物和史料的展示,诠释伟大建党精神。展览展出101件(套)展品,寓意2022年是建党101周年,期盼党的二十大带领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展览现场 红色资源地图
上海是一座被红色血脉浸润的城市,城市里遍布着600余处红色资源。
据主办方介绍,作为展览亮点之一,在此次展览中,红色旧址遗址贯穿整个展览,与展出的红色文物史料、重要党史人物相互对应,是一条隐藏的线索,如同深埋在红色记忆里的脉络,蕴含着一个个传诵久远的故事。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引导观众走进红色文化、聆听革命故事、触摸精神瑰宝。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光明摇篮 精神之源——迎二十大上海红色文物史料展
展览日期:2022年9月29日-11月29日
展览地点: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