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硒城街道城西村开阳兴民种养殖场,村民刘明楷种植的5万棒榆黄菇迎来丰收,一簇簇金黄色的菌朵,散发着菌子独特的芳香。
刘明楷是开阳县一名土生土长的开阳人,前些年常年在外务工。后因受伤回乡养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人工虫草种植,于是前往广西学习虫草种植技术,学成归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虫草种植路。但由于地理环境、技术资金等因素,最终导致虫草种植失败,这无疑给刘明楷当头一棒,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他并未因此放弃,随即利用现成的种植设备和家里仅有的3000元钱,自学种植榆黄菇,而后获得政府1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鼓励支持。如今,基地里共有3个大棚,除了种植榆黄菇,还种植了香菇。
刘明楷手里捧着刚采摘的成果喜笑颜开。
说起今年的收成,刘明楷算了一笔账:“今年基地里共种植榆黄菇5万棒,从3月份开始采收,采收期一直持续到9月份,每棒产量达到4.5斤左右,预计可生产榆黄菇鲜品22.5万斤,预计产值将达100余万元。采收后的榆黄菇,主要供往修文县扎佐物流园。”
榆黄菇,形式伞状,色泽饱满,菌丝柔美,因为全身呈现金黄色,人们又称之为“黄金菇”。榆黄菇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既具味道鲜美、香味浓郁的食用价值,又具有滋补养身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刘明楷正打理着基地里的菌菇。
“种植菌菇投资小,见效快,收入也不错,又是在自己家门口,种着家乡的地比在外面打工更踏实,更有成就感。”刘明楷信心满满地说。
回顾自己返乡创业以来的坚守,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刘明楷的心中多了一份坚毅,肩上更是多了一份责任,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他希望在自己收获成功、实现梦想的同时,也能让乡亲们增收致富。
刘明楷正打理着基地里的菌菇。
每到榆黄菇种植和采收的时节,刘明楷就会招收村里的村民在种植基地帮工。“受疫情影响,村民们没法外出打工,种植基地离家近,既照顾了家里,又增加了收入,还增强了我发展种植榆黄菇产业的信心。”刘明楷高兴地说。
基地里长势诱人的榆黄菇。
谈到今后的发展,刘明楷希望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运用到菌菇种植中,扩大基地发展规模、拓展产业链,把绿色健康的“黄金菇”送到更多人的餐桌上。(图/文 陈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