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9日南通讯 9月27日,通州区兴仁镇阚庵东村举行“发扬老支书精神 推进乡村振兴”研讨会,与会人员参观了乡村振兴项目工地,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介绍,热议“老支书精神”和乡村振兴项目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

正在建设的粮食烘干中心、污水管网、土地流转等项目建设工地上,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陈祥介绍了项目建设的情况。他说,800平方的粮食烘干房土建工程完工,即将进入设备招标购买程序,预计项目完成,将为村民收割的粮食烘干储存提供方便。乡村道路拓宽,能够进一步满足村民的私家车在乡村道路上行驶;2.5公里污水设施管网建设、550户村民家庭分散污水设施改建等对环境带来的益处多多……这些都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

在村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上,阚庵东村党总支书记杨继新介绍说:“乡村振兴七个大项目是今年和明年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已建和在建的项目,还将在村内多个路口设立标志及绿化配套建设、新建乡村文化大舞台、村内技能监控工程等,这将大大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村容村貌。”杨继新详细的介绍,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更为美丽的阚庵东村,让与会人员兴奋不已。陈华、毛德泉、吴有才纷纷表示,阚庵东村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尤其村干部身上有一股子“老黄牛”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老黄牛”精神,即将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陆树彬更是深有感触,这位与大家一起在村里摸爬滚打30年的村干部说:“无论在什么时候,村里首先要有一支坚强的党组织。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村子强不强,就要看村党组织建设的如何,看一看班子成员服务村民百姓的意识强不强。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和坎坷,从来都是直面问题,直面困难,身处解决重点难点工作的第一线,从不退缩。有时为工作受尽委屈,流汗又流泪,然而,擦干眼泪,依然起早带晚坚守奋进在工作第一线。”陆树彬还用了四句话提炼总结了阚庵东村的“老支书精神”:建强党组织的“担当精神”、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实干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和服务村民的“跑腿精神”。

陆树彬的一席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2021年,阚庵东村实现了三业总值16.7亿元,工业、农业、生态林、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共流转农户土地1800余亩;通过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全村整活高标准农田三千余亩;辖区现有包括1家上市企业、9家规上企业在内的100多家大中小型企业……阚庵东村已成为兴仁镇工业强村和现代农业大村。这么多年来,该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卫生村、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等多个省、市荣誉。与会人员历数阚庵东村这些年来的变化和发展,纷纷为村历届班子干部点赞。在热烈的掌声中,兴仁镇副镇长陈佳、村第一书记陆树彬共同为阚庵东村“老支书工作室”揭牌。据了解,这也是通州区首个村级“老支书工作室”。

杨继新说:“‘老支书精神’是我们阚庵东村今后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将时刻鼓励我们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立村‘老支书工作室’将进一步发挥村老干部们的经验和智慧,请他们为乡村振兴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季永健、丁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