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吉说

马上假期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纪录片,不到1小时就能看完,和中国古诗词动漫一样,压力不大。不过这个看了会有点劲儿,可能不适合和孩子一起,但会极大拓展我们的认知和内心的慈悲,它就是——

人间世》第二季第6集:《笼中鸟——揭秘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况》。

而这篇文本来是我正在参加的一个长程心理咨询学习的影评作业,除了这部,我还写了其他10篇,对病理心理学有了更多的认识。

同时因为是结合所学自由写影评、本来没想着分享的,所以稿子会更随性些,预告一下,里面还会有一句,“妈耶,我想骂人!!”

可能搁平时推文里我会改成我很愤怒,但当下就是那个感觉,用想骂人更准确,里面的纪录也能对我们当下养育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反省,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真实地分享出来。

如果大家对这类、还有一些心理题材的电影纪录片感兴趣,也可以关注“吉吉pure”,回复关键词“心理影单”,我整理了一个心理电影清单,有20多部,也有相应的观看地址。

即便不从事相关职业,但我想它们对我们照见更多的人性、善意地对待自己和他人,都会很有意义:

总长接近1小时,我竟然是陆续分三次看完的这个片,除了忙,还因为,劲儿有点大,中间数次落泪,感受到压抑、悲伤还有愤怒、无力……五味杂陈

印象中的精神病患者都是疯疯癫癫、敬而远之,但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就像弹幕里说的,你会怀疑他们真的是精神病吗?还是只是被一些标准、标签限制囚禁在了某个身份里,某个不自由的场域中,慢慢地变得更加的“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着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甚至有着超越普通人的意识深度、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热爱艺术、对世界有独特的表达与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说起对爱情、家庭、自由的理解,就像浪漫的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忍不住在想,如果他们没有穿着病服、人们也不知道他们有这个“病”,我大概会好奇和赞叹,真棒啊,他们是怎么做到历经世事、还能葆有孩童一般珍贵的天真与顽皮的?

又或者,给他们换个年龄身份、假如他们本身就是个孩子呢?好像我们大概率不会觉得他们的表达、状态有任何问题——那为什么一个成年人,就要严严肃肃、一本正经、逻辑缜密,不能让想象飞一会儿、不能有些天真甚至幼稚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精神障碍疾病有它的诊断标准,连续多长时间、什么样的症状,全球也正在使用DSM-5、ICD-10等等标准去界定、判断,只是从这部片子看,还是挺残忍的:

有的医护看上去对病人并不足够尊重,就像糊弄一个个傻小孩一样去对话;一个精神病人并不总是在“发疯”状态,但似乎里面夹杂的颇有见地的真话,也没什么“正常人”愿意真正去听。

最揪心的莫过于一个大二、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女孩,她确实会在情绪激动时有撞墙、自伤的“躁狂”行为,但更多时候,就像一个被强行关进来的笼中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是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争吵造成的情绪压力问题,她渴望的是真正的倾听与看见,“爸爸求你别折磨我了,我不想再做你的洋娃娃,你的玩偶,让我回去吧”,但她的呼唤,爸爸完全听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记得在《循环提问》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家庭咨询案例,夫妻关系紧张,妻子出现了一些症状,俩人去咨询,丈夫极力想把太太的情绪往“有病”上套,好像如果是因为得了什么样的心理疾病、才导致的夫妻关系出了问题,这样的“诊断”就让他可以逃避承担自己责任的痛苦逃避面对夫妻相处本来就存在的那些问题。

这个片子里的爸爸也是,可能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回应接住孩子的情绪,就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

而孩子在这里很痛苦,请求能够出去,但她又很无力,自己无论怎么样清晰、恳切的表达,都无法为自己争取到可以出院的话语权,然后这种没有回应的互动模式,又会把她推向新一轮的情绪崩溃、自残,然后得到——“看吧,她真的有病”——的反馈。

诚然,属于病理的部分,会需要专业的医院、适当的药物的干预介入,但在这个片子里,也会感受到无奈,就是一旦人们用“有精神疾病”的有色眼镜看你,摘掉就难了。

片中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那个女孩状态最好的时候,是她大学学校的领导来看望她的时候,能看出来女孩在当下努力调动自己最好的状态、非常有礼貌、也很流畅地迎送领导、和他们说话,希望被看做一个“正常人”,可以在出院后及时返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女孩不在时,领导却是这样和孩子父亲、医生沟通的:

他们说,这个女孩子要不就退学吧,得了病好了也不知道以后怎么样,现在学的法学,法学之后从事的工作压力得多大啊、这都高危职业,还不如回去随随便便再复读考一个什么专科之类的,然后毕了业在家乡找个3000、5000的工作就好了啊,家人也能随时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耶,我想骂人!!

表面是关心、为你好,但更像是怕女孩在学校里再出什么事、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还没怎么样呢,就想先劝退一身轻了;

女孩还没走向社会呢,就先被自己学校歧视了,她的内心得多强大啊:家庭、学校、社会……面对这么多的偏见和眼光,动辄有点小情绪小激动都被扣上精神出问题的帽子,留给她生存的空间,又有多少呢?

女孩后来是出院了,真的不知道,她的未来会怎样,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给出什么样的回应,像拆盲盒一样,如果都是父亲、学校领导这种的,恐怕也是很艰难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理学的确是我们很重要的一课,医院药物对一些心理疾病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只是在我内心里,我真的更渴望,不要简单粗暴地用“病人”去看待他们,他们也只是活生生的人,需要一些帮助和支持罢了。

我也想到了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经典案例

他到访一个精神病院,这里的人们告诉他,有个病人总觉得自己是耶稣,很多医生们反复地纠正他,这是妄想、你不是耶稣,但他都不听,每天每天,都陷在自己就是耶稣、为什么没人相信的世界里……

艾瑞克森是怎么做的呢?他走过去对这个病人说,“我知道你是耶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人眼前一亮。艾瑞克森接着说,“耶稣,我想请你帮个忙,我知道你还是个木匠,院子里有个设施要维修,需要个木匠,你能去帮一帮吗?”

“当然可以。”

这个“耶稣”每天都去帮忙、做木活,由于木活做的太投入、也要去和其他工人沟通,就这样做了很多天,他渐渐忘记了自己是“耶稣”这回事——“好”了。

这是个多么、多么温柔的故事啊!

希望我们的“精神病患者”,也能被真正的尊重、看见、支持——

因为如果这个世界上注定要有病人,那其实,我们都一样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