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标志性的哥特式塔尖在大火中倒下,美丽玫瑰花窗渐渐融化。

这一天,世界各地都在为巴黎圣母院的燃烧感到哀叹。

可事实上,巴黎圣母院远比你想象得要顽强。

它就像忒休斯之船不断被修补,历经法国大革命、王政复辟、巴黎公社、两次世界大战的多重洗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罗马时代,巴黎圣母院的原址本是一座小神庙。

当大多数罗马信基督教的时候,它成为了一座正式的基督教堂。

等到12世纪,巴黎已成繁华的大都市,许多人慕名而来。

原本默默无闻的教堂也吸引了众多基督徒前来膜拜。

可狭小又破旧的教堂看起来十分寒酸,压根配不上巴黎当时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世纪大教堂广场下的基石

当时的主教苏利(Maurice de Sully)实在看不下去,便带头筹建新教堂。

在他的呼吁下,巴黎的各界人士也纷纷掏出腰包支持。

大家一致的心愿,就是能拥有一个全巴黎最宏伟高大的教堂。

等募集到资金后,这座破烂的教堂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的修建。

谁能想到,这一修就修了将近两百年的光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利(Maurice de Sully)

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毕竟当时并没有现代建筑技术。

每当新的主教上任时,他们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教堂的工程进度。

要是钱花完了,工程就先停工,主教再喊大家捐钱。

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教堂才慢慢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为了建造该教堂,法国人前后一共砍伐了21公顷的森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殿的纵向部分之前(中)和后(左)的支撑,1225 - 1250

而完成这项大工程中间遭遇的困难,可谓是数不胜数。

比如工程师按当时的方法修外墙时,墙体很容易出现裂缝。

眼看墙就要往外倒了,工程师大胆地在巴黎圣母院的外围修建扶墙。

这也就有了巴黎圣母院我们看到的3排柱子,以起支撑作用。

类似的工程困难就不在这一一赘述了。令人振奋的是,这座大教堂终于在1345年建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宏伟明净的建筑,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的教堂。

一时之间,巴黎圣母院也成为了全法国乃至全欧洲最有名的教堂。

接下来,大约整整几百年的时间,她成为了法兰西民族的见证者。

比如英国的亨利六世在百年战争期间就在巴黎圣母院(1431年12月16日)被加冕为法国国王十岁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的进程当中,巴黎圣母院也受到了诸多的不当修复和人为破坏。

比如为了取悦路易十四,当时建筑师就对巴黎圣母院里的至圣所和圣坛进行翻新。

正是这一举动,毁坏了圣坛原有的珍贵装饰,使古人的智慧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到了17世纪末,巴黎圣母院又遭遇了一次民众的恶意破坏。

这使得矗立在巴黎圣母院外部的雕塑倒塌 , 塔间高处的栏杆倒塌成为废墟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工程师全力抢救修复 , 但它的外墙被窃去了很多,并非原貌了。

兴许是害怕它被岁月侵蚀,建筑师时不时要找些借口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修葺。

可一些不当的修复,反倒使原本还算好的教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甚至有建筑师为了讨好当时的政权,肆意对其进行强拆强改。

比如18世纪中期,勒·维埃兄弟就直接拆掉了圣坛高窗上的彩绘玻璃窗,取而代之的是透明无色的玻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些小修小补还不算什么,等待它的将是更大的噩梦。

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君王贵族被送上断头台,巴黎随即陷入极度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巴黎圣母院也遭到了暴徒无情的洗劫。

他们拆掉了巴黎圣母院13世纪建造的尖顶,破坏所有大门上的主要雕塑。

同时还盗走神像 , 将里面的钟熔化 , 砸碎玻璃花窗等等,破坏程度惨不忍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次劫难,差点让巴黎圣母院从世界上消失了。

不光是里面内部的主体被毁坏,这座辉煌一时的教堂还沦为了残破的藏酒仓库。

直到1801年拿破仑崛起后,它才重新成为教堂。

拿破仑也不计较太多,简单修了修便在那里举行了自己的加冕仪式。

如果拿破仑最后没有战败,也许巴黎圣母院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样。

可历史是无法改写的,这座教堂也必须顽强地接受命运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拿破仑被流放后,曾经宏伟的巴黎圣母院早已被众人遗忘。

由于缺乏一定的维护,这座建筑在岁月的变迁中开始变得破烂不堪。

等到1831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后,才让大家又重新想起了它。

人们纷纷呼吁对巴黎圣母院进行重建,还大家一个宏伟的教堂。

可鉴于雨果也在书中批评某些建筑师无视古迹的价值,肆意拆毁和改造。

所以,对于这次呼声很高的修复工作,大家采取的是更谨慎和小心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普通人可能想不到,不当的修复会比岁月侵蚀或暴怒的民众造成更大的损害。

原因在于,肆意增加式样会破坏大批遗迹的珍贵性,甚至降低人们对它的兴趣。

最后经过严格的选拔后,建筑师欧仁·维奥莱-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负责全面修缮教堂。

在杜克看来,修复工作是让自己臣服于那个不复存在的历史时期。

所以,他把教堂内外的浅浮雕的损坏保留了下来,尽可能找到原材料进行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巴黎圣母院大门上的浮雕,国王廊,扶壁等都依照过去的样式复制了。

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遭到损坏的建筑很难再一模一样了。

所以,为了让建筑整体呈现出统一的风格,杜克还是要在原建筑的基础加以创作修改。

比如南面的玫瑰花窗,也借鉴了兰斯圣母院西立面的花窗样式 , 将其旋转为轴线呈垂直对称的状态。

这也让杜克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不少人对其展开了抨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面的玫瑰花窗

不管怎样,1865年5月31日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程才得以全部完工。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巴黎圣母院也是在重建的这个。

而今天所毁灭的塔尖,就正式重建于杜克时期即1860年。

在19世纪的修复过程,他以新的橡木和铅来原料建塔顶,整个尖塔重达750吨。

塔尖周围环绕着十二使徒的铜像,每三个人一组,分成四组,罗盘上的每一点都有一组。

每一组的前面都有一个动物,象征着四个福音之一:圣路加的公牛,圣马克的狮子,圣约翰的老鹰和圣马太的天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塔尖的修复计划

2019年就在塔尖倒塌的前几天,所有的雕像都被移走,送往特定地点修复了。

除了今天这场大火外,现代的巴黎圣母院也不是一帆风顺走过来的。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就有人试图纵火焚烧巴黎圣母院。

欣慰的是,大火被及时扑灭,圣母院的主体建筑才得以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公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圣母院又险些毁于一旦。

1944年8月25日,巴黎刚从纳粹铁蹄下被解放出来的第一天。

同一天,希特勒气急败坏地发出了一条电报,“巴黎到底烧了没有?”

因为他曾下令巴黎守不住的时候,就用一场熊熊大火将它变成废墟。

这样就能让取得胜利的盟军,顷刻间输掉了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最信任的执行军官狄特里希·冯·肖尔铁茨(Dietrich von Choltitz)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背叛他。

原因是这位纳粹军官无法忍受毁灭巴黎的美好,才让巴黎留存于世。

巴黎圣母院也因此得以完全保存下来。二战胜利后,戴高乐光复了巴黎,带领人们在巴黎圣母院高唱圣歌的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不容易等到战后和平岁月,巴黎圣母院不必再经受革命与战争的考验。

由于潮湿、空气污染乃至年久失修,巴黎圣母院却因为资金不足没有得到妥善维护。

直到2018年,法国国家才决定为修复圣母院出资4000万欧元。圣母院自身则需另外寻找2000万欧元。

其次最先修复的重点便是塔尖部分,并于2018年11月完成了脚手架的搭建。

假如没有遭遇火灾的话,塔尖部分将在未来四年内得到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图:BBC根据谷歌地图制图

“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家幸运地未被波及——红色部分为损毁部分。

可惜的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按现有的资料来说,此次烧掉的主要部分是塔尖的耳室和加盖塔。

有专业人士分析,这对巴黎圣母院的整个工程来说影响不是那么大。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圣母院内最重要的文物耶稣受难荆棘冠(Couronne d'epine)也被成功抢救。

另有消息称,闻名遐迩的玫瑰花窗不幸在大火中烧毁了,但此消息仍未被证实。

能明确的是,整个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框架是不会消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圣母院火灾后内部图(图源:法新社)

相信今天从早到晚,我们的社交网络上不断有人为这场大火痛心疾首。

毕竟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可以称得上全世界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然而,我们在劫难面前痛心疾首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理智客观的看待。

不妨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心目中的巴黎圣母院仅仅是建筑,还是它不断被修补背后的顽强?

参考资料:

Notre-Dame de Paris.Wikipedia. on 16 April 2019, at 12:57 (UTC).

Our Lady of Paris: a history of Notre Dame Cathedral

Revolution, Napoleon and Now Fire: What Paris' Iconic Notre Dame Cathedral Has Endured

By Stephanie Pappas, Live Science Contributor | April 15, 2019 05:19pm ET

柳鸣九,柳直.巴黎圣母院:历史的见证[J].中国测绘,2011(03):54-63.

殷俊洁. 维欧莱—勒—杜克的修复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