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截至2021年底,烟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15项量化指标已经基本完成,在全省2021年半年度和年度考核评估中均获A级考评结果。

高质量发展,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烟台市管企业以占全省各市国有企业4%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全省市级国有企业26%的营业收入和55%的利润总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烟台市国资委把创新驱动摆在促进烟台市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孵化了一批体制机制活、资本布局优、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高的国有企业,持续推动万华化学、泰和新材、冰轮环境、东方电子等企业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核心技术引领,探索国企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泰和新材烟台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一款特殊可发光材质面料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是我们公司全球首创的一项技术,是发光技术与纤维制备技术完美结合,将纺织纤维的柔性与电子器件的智能化相结合,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可编织柔性电致发光产品的产业化制备。”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介绍道。

类似这样的创新技术,在泰和新材的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中还有不少。作为中国最早实现产业化的企业,泰和新材自2004年起分别实现了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的产业化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主导产品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产能一直保持全国首位、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50%和30%,2021年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80%和274%、均创历史新高,资产规模近三年实现翻番、由2018年38亿元扩大到2021年83亿元。”宋西全表示。

同样,冰轮集团的创新引领,也带来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已实现5000吨/年高端铸件生产能力,人均产能超过100T/年,成为全球范围内全流程智能化水平较高的3D打印铸造工厂

“我们在核心业务领域坚持自主研发、前瞻研究、基础研究,同时整合集成内外部资源,关键核心技术独占鳌头,前沿颠覆技术预研储备,新产品、新产业占总收入比重超过70%,在自主创新中不断赢得发展主动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经营利润、资产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4.8%、35.3%和13.1%。”冰轮集团董事长李增群介绍说。

东方电子集团的创新引领也值得一提,在经过几年的改革推进工作和成果巩固后,东方电子集团先后成功入选国家节能专家库机构成员名单、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名录。2022年,股份公司“能源互联网服务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山东省发改委“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名单。“E2800区域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解决方案试点示范十大项目。

此外,作为烟台首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重要产业投资平台,国丰集团持有60余户企业国有股权,其中有5户上市公司,分别是万华化学、冰轮环境、泰和新材、张裕股份、密封科技,共6只股票。获境内双AAA主体信用评级、国际BBB+主体信用评级。自国企改革以来,国丰集团大胆尝试、创新突破,持续增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综合实力和运作水平,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改革发展之路。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彰显国企创新发展逻辑

近年来,外界凝聚形成了“国企改革看烟台”的广泛共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烟台市国资委也清醒地认识到,烟台市国有企业发展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质量效益不够高、品牌影响力不够强等短板。

今年,山东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烟台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细化明确了十个方面30条具体措施。其中,对标一流实现高质量发展被摆放在了首要位置。

“到2025年,将万华化学集团打造成世界一流企业,将冰轮环境、泰和新材、张裕集团、东方电子、密封科技打造成行业领军企业,将相关权属企业培育成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烟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浩这样描绘烟台市属企业发展蓝图。

全力以赴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落实,烟台市国资委交上的也是一份给力答卷。

王浩介绍,截至2021年底,烟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15项量化指标基本完成,在全省2021年半年度和年度考核评估中均获A级考评结果。

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制定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市管企业主业管理意见等制度文件,持续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推进市管企业聚焦主业发展,对交运集团主业进行动态调整,对裕龙发展公司主业进行确认;稳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从2019年的25户重组整合到目前的14户,主业全部控制在2个以内。

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市管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全面制定了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各级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市管一级企业及权属企业全部按要求配备外部董事且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

一企一策开展市管企业分类授权,指导企业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制度。公司制改建工作顺利收官,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企业占比达到100%。

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通过以资源换资本、以股权引战投的方式,引导国有资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接合作。

其中,万华化学、泰和新材、冰轮环境先后完成整体上市,成为山东省目前仅有的3家国有控股整体上市公司;国丰集团引入优质民营、外企进行战略合作,采取51:49的股权模式,各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90%以上。

国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打造国资监管“云平台”,对市管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三重一大”等事项进行实时在线监管。全面构建起出资人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国资监管“大格局”,实现各类监管统筹衔接、信息共享、有机贯通。